肥达氏反应是用已知伤寒菌的H(鞭毛)和O(菌体)以及甲型(A)与乙型(B)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标准液与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或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免疫凝集实验。
伤寒、副伤寒患者发病12天后血清中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并逐渐上升,至第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机体感染伤寒、副伤寒杆菌后会产生相应抗体,正常人因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含有一定量的抗体。一般当H≥1:160,O≥1:80,副伤寒凝集价≥1:80时,才有诊断意义。病程中应每周复查一次,如病人H与O的凝集价均高于参考值或较原凝集价升高4倍以上,则患伤寒的可能性很大。若H凝集价高而O低于正常值,则可能是以往预防接种疫苗的结果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所致。
O∶O-1∶80 (0-1∶80)
H∶O-1∶160 (0-1∶160)
A∶O-1∶80 (0-1∶80)
B∶O-1∶80 (0-1∶80)
C∶O-1∶80 (0-1∶80)
异常结果:
(1)升高:
①O、H凝集价均升高,可诊断伤寒。
②O及A、B、C其中之一凝集价升高时,可诊断副伤寒甲或乙或丙型。
③H凝集价升高而O凝集价不高者:
A.曾注身接种伤寒疫苗者。
B.曾患过伤寒病者。
C.极少数伤寒患者因O凝集价被Vi抗原影响而不增高。
D.其他沙门菌属感染者。
需要检查人群:
高烧(39°至40°C),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的人群
检查时要求:
(1)少数伤寒患者整个病程“O”抗原可呈阴性反应,尤其是营养不良和抗体免疫功能缺陷者,以及免疫功能尚未完善的幼儿,或者早期已使用大量抗生素的病人可出现假阴性。
(2)曾接受过伤寒,副伤寒疫苗注射,感染过布氏杆菌病或流行性感冒时,H凝集价可升高,O凝集价较低。
(3)结核杆菌、败血症、传染性肝炎、其他沙门菌感染有时也可出现高凝集价,呈假阳性。
(4)本试验的凝集价高低,不能作为伤寒、副伤寒的疗效判断标准。
检查前准备:
空腹,告诉医生疫苗接种史。
不适宜人群:
营养不良和抗体免疫功能缺陷者
(1)取康氏试管,排成5×7形式,5 排分别编成O,H,A,B,C;
(2)另取大试管一支,加入病人血清0.25ml,用4.75ml生理盐水作1:20稀释,取2.5ml该稀释血清于每排第一管内分别注入0.5ml;
(3)再取2.5ml生理盐水把大试管内血清作2 倍稀释,取2.5ml该稀释血清于每排第二管内分别注入0.5ml,以此类推,每排最后一管加0.5ml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各稀释度:1/20,1/40,1/80,1/160,1/320。然后于前六管中逐管加入1:10稀释的各菌液0.5ml,各终稀释度:1/40,1/80,1/160,1/320,1/640。
(4)充分振荡混匀,于37℃放置16-20小时判定结果。
小儿发烧,夹色伤寒,夹阴伤寒,伤寒性心肌炎,肠伤寒穿孔,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伤寒与副伤寒,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