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知识手册

鹅不食草

核准日期:2006年10月04日

收藏

药品名称:

鹅不食草药典

HERBA CENTIPEDAE药典

E Bu Shi Cao

食胡荽;疟疾草;鸡肠草;地芫荽;地椒草;地胡椒;

所属类别:

中药>>中药饮片>>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古籍出处:

《食性本草》

基原:

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Braun et Aschers.的干燥全草。我国南北多数地区均有分布。5~6月采集,洗去泥沙。鲜用或晒干生用。

炮制:

除去杂质,切段,干燥。

性状:

本品缠结成团。须根纤细,淡黄色。茎细,多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小,近无柄;叶片乡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头状花序黄色或黄褐色。气微香,久嗅有刺激感,味苦、微辛。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辛,温。归肺、肝经。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但药力较弱,一般风寒感冒较少选用。因其长于通鼻窍,故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头痛者,可与细辛、白芷、苍耳子等药配伍。
2.鼻塞不通
本品辛温升散,入肺经,能通肺窍,利鼻气。古方多以本品塞于鼻内,治疗鼻?肉以及鼻渊鼻塞、头痛。现代临床多用于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经鼻腔给药,剂型多种,单用有效。或配伍苍耳子、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内服,治疗鼻塞不通属于风寒所致者。若偏于风热者,可与薄荷、黄芩、野菊花等药同用。
3.寒痰咳喘
本品兼能化痰、止咳、平喘,因性偏辛温,治疗咳嗽痰多,较宜于寒痰所致者。可配伍麻黄、细辛、百部等药。
4.疮痈肿毒
本品兼能解毒消肿,治疗疮痈肿毒,《濒湖集简方》以本品和穿山甲、当归捣烂,加酒,绞汁服,药渣敷患处。《泉州本草》以鲜品捣敷局部,治疗蛇伤肿痛。

功效:

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用法用量:

煎服,6~10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1.《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2.《本草纲目》:“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肉。”

化学成分:

本品含蒲公英甾醇等三萜类成分、β-固甾醇、豆甾醇、挥发油、黄酮类、氨基酸、有机酸等。

药理作用:

其挥发油及醇提液部分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50%水煎剂可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并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福氏和宋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实验菌株均呈高度敏感。其蒸馏液在1∶8400浓度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