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知识手册

垂盆草

核准日期:2007年07月10日

收藏

药品名称:

垂盆草药典

HERBA SEDI药典

Chui Pen Cao

所属类别:

中药>>中药饮片>>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

古籍出处:

《本草纲目拾遗》

基原:

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均为野生。夏、秋二季采收。切段,晒干。生用或用鲜品。

炮制:

除去泥沙杂质,干品切段。

性状:

本品茎纤细,长可达20cm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1.5~2.8cm,宽0.3~0.7cm,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

贮藏:

鲜品随用随采,干品置干燥处。

药性:

甘、淡、微酸,微寒。归心、肝、胆经。

应用:

1.黄疸
本品甘淡渗泄,微寒清热,能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常与虎杖、茵陈等同用。
2.痈肿疮疡,喉痛,蛇伤,烫伤
本品有清热解毒及消痈散肿之功效。用于痈肿疮疡,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野菊花、紫花地丁、半边莲等药同用;用于咽喉肿痛,则与山豆根同用;治疗毒蛇咬伤,可与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合用。治疗烫伤,烧伤,可鲜品捣汁外涂。

功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鲜品250g。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拾遗》:“性寒,消痈肿,治湿郁水肿。”又“治诸毒及汤烙伤,疗痈,虫蛇螫咬。”
2.《天宝本草》:“利小便,敷火疮肿痛;汤火症,退湿热,兼治淋症。”

化学成分:

垂盆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景天庚糖、果糖、蔗糖等。

药理作用:

垂盆草有保肝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