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退烧药了还可以用退热贴吗?

会员89873163 4岁 已回复
吃了退烧药了还可以用退热贴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范贵星 医师 泉城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白塞综合征,狼疮,风湿,关节炎,免疫缺陷病,系统性...
已帮助用户: 6358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不知吃退烧药多长时间了,现在温度是多少。
意见建议:不建议退烧药喝退热贴同时使用,那样会导致体温将的太低的,如果服用退烧药物两个小时以上还没有退烧的迹象或者体温继续升高,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贴。
有用0
关注
段玲 护师 东营河口同济医院内科
擅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感冒,急性上呼道感染,慢性咳嗽...
已帮助用户: 2764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口服退烧药,比如布洛芬或复方锌布颗粒。
意见建议:如果服药后体温仍持续不降,可以配合物理降温,比如贴退热贴,还可以用温水或酒精擦浴。多喝水,随时观察体温的变化。
有用0
相关问答

孕妇发烧可以用退热贴。
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的一种,物理退烧不会影响到胎儿,退热贴的作用主要是加快体温的蒸发,对孕妇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所以效果很不错。尽量不要使用退烧药,因为退烧药会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必须特别重申的是,造成发烧的病原对母体及胎儿的伤害,比发烧更重要,所以,孕妇发烧时,重要的是找出发烧的病因。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怀孕头痛可以用退热贴。
临床医学头痛的原因很多,不一样类型的头痛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排热调整是降温的方法之一,减少人体体温是重要作用,对发烫所引起的头痛有非常好的作用,对于其原因造成的头痛并没有作用。孕妇如果出现了头痛,提议到医院搜索头痛的主要原因,依据头痛的主要原因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比较常见的头痛类型如偏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一般情况下,儿童体温37.6摄氏度时可以通过退热贴来降低体温,一般儿童体温37.6摄氏度为中度发热,可以选择物理治疗,退热贴是比较容易操作、比较有效的一种退热措施。平时孩子要多饮水来进行降温,平时要定期对孩子进行体温检测,如果孩子的温度高于38.5摄氏度,可以口服布洛芬颗粒进行治疗,有较好的退热效果,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来说,怀孕五个月发烧可以用退热贴。
怀孕大概有三个阶段,分成怀孕初期、怀孕中后期和怀孕末期,它是卵子与精子结合到囊胚种植子宫内膜的过程。退热贴是1种常用的物理降温产品,对身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所以怀孕五个月发烧可以用退热贴。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适量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持饮食清淡、营养,适当慢跑、游泳等运动,作息规律。

张露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通常情况下,四个月宝宝低烧可以用退热贴。具体分析如下:
退热贴具有退热降温作用,能缓解感冒引起伴有的发烧、头痛及牙痛、日晒、肌肉扭伤所致疼热症状,可以贴于宝宝皮肤,将其水分与药物渗透到皮肤中,通过水的汽化作用吸收热量,降低体温,属于物理降温的一种,对于宝宝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所以四个月宝宝低烧可以用退热贴此外,也可以进行体温监测,观察体温变化情况,多喝一些热水,促进退热。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要使用药物退热。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医用退热贴儿童发烧在38.5摄氏度以下可以使用。
发烧是指病理性的体温上升,也就是在排除环境因素影响的发热,常常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出现发烧使,可以通过水银温度计来进行测量,如果温度大于37摄氏度就是发烧,发热是机体参与免疫过程的现象,所以在发烧温度在38.5摄氏度以下是不建议服用退热药物的,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来退热,比如用温水擦洗或者洗浴,用冰袋冷敷在额头,多喝水等等,而医用退热贴也属于物理降温的一种,所以发热温度在38.5摄氏度以下也是可以使用的。如果发热温度在38.5摄氏度以上,此时物理降温的效果比较慢,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退热药物。
建议及时带儿童去医院治疗,减少发烧造成肺部发炎的可能性,生病期间禁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迟翔宇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肺癌及肺间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