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宝宝现在1岁加1个月,之

会员91789250 1岁 已回复
你好,宝宝现在1岁加1个月,之前经常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都伴喘,而且每次输液才能好,医生说基本就是哮喘体质,开的布奈德说长期做雾化,可是每次做完,喉咙都有丝丝声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凤村 主治医师 呼和浩特第四监狱医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擅长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各个科室常见疾病的诊...
已帮助用户: 190075
指导意见:孩子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呼吸道的炎症,还没有完全消退,目前的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呼吸道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平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促进呼吸道黏膜代谢,可以适当服用氨溴索口服液。
有用0
关注
陈艳军 主治医师 嫩江县四季鲜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乳癖,心悸,胸痹,咳嗽,胁痛,眩晕,不寐
已帮助用户: 22685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表现是哮喘的反应,建议找中医配合中药和艾灸来治疗,调节孩子的体质后才能更好的恢复
有用0
关注
范宗华 主治医师 北京华盛医院 儿科
擅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癫痫持续状态,神经...
已帮助用户: 2162
指导意见:宝宝是不是有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系咽扁桃体增生.儿童腺样体肥大常属生理性,婴儿出生时鼻咽部即有淋巴组织,并随年龄而增生,6岁时即达最大程度,以后逐渐退化,建议你到耳鼻喉科就诊。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宝宝4-6个月左右,通常可以添加辅食。
通常情况下,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在四个月左右时添加辅食,而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在六个月左右时添加辅食。家长需注意,辅食需要循序渐进地添加,并且,此时宝宝的肠胃还比较虚弱,辅食的选择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适时调整宝宝的辅食,从而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通常情况下,1个月的宝宝,一般睡14-16个小时。
新生儿尚未形成较为恒定的生物钟,难以区分白天和晚上。1周大的新生儿每天睡眠16-17个小时;1-4个月,每天睡眠14-16个小时。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切勿低于11小时,否则影响正常发育。家长通常情况下要多观察宝宝的面色是否红润、呼吸是否均匀。同时要注意宝宝的大小便,尽量给宝宝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通常来说,宝宝6个月之后可以加辅食,具体分析如下:
不管是母乳、奶粉还是混合喂养,6个月之后,单纯的母乳和奶粉都无法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此时要注意添加一些辅助食品来弥补奶制品中的营养不足,最好在6个月之后,可以培养孩子的咀嚼和吞咽的功能,但是不应该早于4个月。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加强营养摄入,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六个月以后可以添加辅食,米粉可以先冲一勺,开始加上一勺吃三天左右,如果宝宝没有呕吐,也没不适的症状,就可以加到两勺。两勺加2-3天以后,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再加到三勺,逐渐逐渐加量,循序渐进。
另外,还可以添加菜泥、果泥等,逐渐过度到辅食,但是一般添加的原则是由细到粗、由少到多逐渐增加,也需要适量添加,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者甚至有些宝宝会出现呕吐。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6个月宝宝添加米汤、蛋黄、青菜粥等,以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由少到多的原则给宝宝添加,而且宝宝此时对食物味道很敏感,所以要添加一些辅食,来维持营养、锻炼咀嚼功能,促进乳牙萌出。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这个四岁的婴儿有远视和散光,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应该尽快去医院看眼科医生。可以戴一副眼镜来矫正远视和散光。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应该给孩子多喝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做剧烈运动,尽量少看电视、电脑和手机。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