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医生,您好!我妈妈心房颤动,老人69岁,女,2015年.....

匿名 69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贾医生,您好!我妈妈心房颤动,老人69岁,女,2015年5~9月发作过大概3到5次,每次发作大概3~5个小时,2016年2月14日一次,本次3月7日发作1个多小时(住院观察),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3月7日住院,医生诊断 1.“心律失常”“心房颤动”;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I (NYHA 分级)。3.高脂血症。医生说:要做“射频消融术”才能根治,请问要不要做这个手术,成功率及风险是怎样的? 病人同时还有甲状腺瘤,医生建议心脏稳定2~3个月后做手术。现在吃的药:1 .阿司匹林 2.盐酸索他洛尔片(伟特)3.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IV)4.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 5.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6.血塞通软胶囊。2016.3.7~13(7天输液)1.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 2.单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要不要做射频消融术,风险及成功率如何?费用是怎样的?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继超 医师 天津市蓟县官庄镇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已帮助用户: 30821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患者现在如果有房颤,平时有没有心慌心悸,胸闷憋气,胸口疼痛的一些临床症状
意见建议:一般情况下,如果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可以考虑做射频消融手术,从根本上改善心律失常的情况,一般风险不是太大,效果也比较好。
有用0
相关问答

持续性房颤的治疗涉及到其病因的治疗。与甲状腺功能亢进一样,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持续性房颤,因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助于持续性房颤的治疗。控制心室率,重建窦性心率,预防栓塞。由于地高辛能增加房室传导的延迟和阻滞,故通常可通过地高辛控制心室率。例如,独自地高辛不够有效。维拉帕米(维必定)最有效。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48小时内心房颤动可以直接复率,否则需要前三后四周的抗凝治疗,房颤治疗主要是控制心室率,复率,预防并发症三种,房颤发病和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甲亢有关系。可以到心内科诊治,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焦虑,戒烟酒,避免刺激性食物。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房颤动治疗强调长期综合管理,即在治疗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的基础上,积极预防血栓栓塞、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医生会根据病因、临床症状不同等给予药物、手术或者射频消融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已不适合药物转复或药物及电复律转复失败的老年患者,治疗目的则是控制心室率。目前常用药物有洋地黄、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断药、胺碘酮等。中医药对房颤的主要干预手段有药物治疗、针灸疗法等,例如参附注射液,温补心阳,安神定悸。用于心阳不振所造成的心慌不安、胸闷气短。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房颤动需要治疗吗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不齐,以心悸、胸闷为特征,可以根据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当出现心房颤动时,必须做心肺彩超,以确定其心室的构造和机能状况。在有风心病或中、严重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中,应该采取抗凝措施;在所有的心肌组织中,如果有完整的心肌组织,则需要进行血栓的危险评估,其中,如果是1级或更高的话,则需要进行抗凝剂和药物复律或者射频消融术,建议患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有的心房颤动能根治,如孤立性房颤、阵发性心房颤动等,对此种情况可先考虑转复,转成窦性心律后,若日后不再发作,则算根治。
如转复失败,亦可行射频消融术(RFA).射频消融术成功率可达甚至更高,获得成功后亦等于痊愈,但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和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则难以根治,通常仅采用控制心室率和抗凝等方法。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房颤动诊断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而代之以微小的f波,f波更容易被v1及II导联所识别,f波频率为350至600次分,R-R间期绝对不规整。
二、体格检查,心律肯定不齐。第二心音微弱或消失,第三心音增强或弱而无力。第一心音有强有弱,有短拙脉。第二心音微弱或杂音,无明显心律失常者。心率相差相对较大,视房室传导而定,心率以缓慢型或快速型为主。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