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两年前出现雷诺,先是双手,然后是双脚,(住院...

会员94847853 39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您好,两年前出现雷诺,先是双手,然后是双脚,(住院时医生说双手皮肤纹路减少,存在硬指)。去年年底诊断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今天元月份出现双眼浮肿,右面颊至右侧下巴麻木,包括双唇,上下牙龈,时有灼热感。目前日服用泼尼松2片,硝苯地平3次每次1片,白芍总苷1日三次,每次2粒,呋喃硫胺片1日1片,来氟米特1日2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日1粒。双眼浮肿好转,但面部麻木依然如故。请问孙主任我的面部麻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以治愈吗?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2015年11月份检查:抗核抗体滴度1:32000,抗RNP抗体强阳性。其他检查基本正常。出院后服西药1月(羟氯喹1天1次,1次2片;阿司匹林1天1次,1次1片;硝苯地平1天3次,1次片),停药改服中药,此时出现浮肿面部麻木,1月前又改服西药(陈述见上)至今。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希望能够治愈面部麻木,结缔组织病能得到有效控制。谢谢。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妍 医师 太原市杏花岭中医医院 内科 二级乙等
擅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单纯性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已帮助用户: 24310
指导意见:您好,结组织疾病是确实可以导致面部麻木,虽然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是也有类似的患者。在治疗上除了要控制您本身就有的风湿疾病,还可以在口腔科进行面部神经的治疗。风湿疾病是不能够痊愈的,目前只能够是通过药物维持,如果急性发病的话可以用激素冲击。目前除了缓解症状的药物,主要是使用改善病情的药物。祝您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雷诺病是因为肢体末端小血管痉挛性或者功能性闭塞引起的局部缺血的现象,多发于青年女性,多因局部受寒或者情绪激动所激发。首先尽量避免肢体暴露在寒冷中,加强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避免精神紧张,树立治疗信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雷诺氏病是因血管神经紊乱而引起的阵发性末梢动脉痉挛性疾病。治疗方法是综合性治疗。应避免暴露于寒冷环境,注意肢体远端保暖。戒烟酒。平素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药物可以选择钙离子拮抗剂。对药物无反应者可考虑交感神经切除术,但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宜吃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或B、矿物质丰富的食品。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问题分析:你好,考虑过敏的可能性较大。这种情况以瘙痒为主,抓挠能增加皮疹数目。
指导建议:建议服用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等药物抗过敏,排查饮食有无可疑过敏物,有无衣物被褥不洁净因素等。从源头上避免接触过敏原就可以了。

陈达 主治医师 其他 天津市南开医院 已帮助用户:23213
擅长: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房性期前收缩

右侧胸口两年前吸气不舒服咳嗽,具体情况是需要及时到医院做CT相关检查的,结合拍片结果来明确是不是存在胸部病变的情况。如果是胸膜炎,是要在医生的医嘱下使用消炎止痛类药物来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则在医生的医嘱下使用药物敏感度相对较高的抗生素来治疗。在治疗的期间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饮食上营养均衡,不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雷诺和雷诺病的不同,在于雷诺病比较重,雷诺现象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首先,雷诺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受凉、兴奋等因素影响,手指末梢有麻木、发凉、刺痛感,全年均有发生。雷诺症的发病通常都很轻,而且雷诺病还会出现精神兴奋、冲动、多疑、郁闷等。雷诺是无症状的,有的情况下,雷诺症会造成手指的小动脉阻塞,造成手指的缺血和坏死,甚至会引起手指的手指出现扁平的坏疽,也会造成手指的末节出现缺血性的坏死。因此,雷诺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疾病,要及时的进行预防和处理,以免出现局部的坏死。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雷诺患者需要做动脉造影、甲皱微循环检查等检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动脉造影:雷诺病是由于支配周围血管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一般会出现皮肤青紫、疼痛、麻木感等症状,雷诺患者做动脉造影时,动脉造影可提示管腔细小,动脉多是蛇形弯曲,晚期改变为指动脉内膜粗糙、管腔狭窄或阻塞。
甲皱微循环检查:正常人毛细血管襻清晰、排列整齐、管径一致,底色为红黄色,血流通畅。而雷诺病患者的毛细血管袢明显减少,管径很细,管襻短小,多数管袢呈断裂或点状,血流缓慢,甚而停滞。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