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占位是胆囊内有占位性的病变,有可能是因为胆囊癌引起的,对于早期的胆囊癌,癌灶如果仅限于粘膜层,可以考虑仅行胆囊切除术,如果癌灶已经侵犯到肌层等,这时还应当行胆囊癌治疗手段,对于晚期胆囊癌,可以行姑息性手术或者介入治疗来缓解梗阻。
可以在一个月之后进行切除手术,是在纤维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将导管插入胆管内进行造影,可以明确胆总管结石的位置、数目,并可以将胆总管的结石取出。
胆囊切除后胆总管扩张并不一定是异常情况,这是由于胆囊切除以后胆总管本身就可以代偿性扩张,以起到类似于储存胆汁的作用。不过此时胆总管直径一般不超过1cm,临床上也没有症状,也不需要给予特殊治疗。
胆囊占位性病变是癌。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占首位,其他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原发性胆囊癌是比较少见的,在国内报道仅占所有癌总数的1%左右。
胆囊内的占位性病变,最多见的是胆囊内的结石以及胆囊内的息肉,胆囊内结石和息肉通过彩超检查多可以诊断。另外有可能是胆囊局部的肿瘤性疾病,需要积极和胆囊腺肌症做鉴别诊断,必要的时候需要做上腹部增强CT及核磁检查。还有可能出现胆囊内的其他病变,但是较少见,必要的时候需要抽血查一下肿瘤标记物,以及做造影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胆囊主要是储存胆汁的,胆囊切除后,胆总管通过代偿性的扩张,可以起到部分储存胆汁的作用。良性的扩张一般到1cm~1.4cm左右,如果扩张严重伴有黄疸需要警惕其他疾病导致的,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