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吃粽子的时候,不小心把一

会员98726397 12岁 已回复
今天我吃粽子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根包粽子的线给吃下去了,请问怎么办?
医生回答 共6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靳跃波 医师 南阳市中医院 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和中医保健
已帮助用户: 6744
指导意见:没事的,会随着大便排出,一般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
有用0
关注
彭祖红 护师 新兴县人民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心房颤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低血压,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7926
指导意见:吃东西,进食线,没什么大问题,不会刺伤胃肠黏膜,可以通过大便排除体外,以后要小心,进食要细嚼慢咽。
有用0
关注
王守业 医师 卧龙区安皋镇连庄村卫生所1 内科 一级丙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52398
指导意见:这种情况是没有影响的,包粽子的线人体不会吸收。会通过肠道排出体外的。现在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可以促进排便。
有用0
关注
吴晓岩 护士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内科 三级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
已帮助用户: 9862
指导意见: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问题,根据你描述的情况,你不必担心,它会随着排便排出来的。
有用0
关注
李再凯 医师 高邑县富村中心卫生院 内科 一级
擅长:心房颤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慢性心力衰竭,静脉血...
已帮助用户: 832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线一般都是纤维材质,不好消化,不过一根线也没多少东西,不必担心,下次排便就会排出来
有用0
关注
刘鹏 医师 文昌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科 一级
擅长:冠心病,低血压,心肌缺血,早搏,心绞痛,动脉硬化,...
已帮助用户: 97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已经吃下去了就不要太在意了,等排除就可以了,没有太大危险。
有用0
相关问答

可以先拍胸腹部平片,看硬币运行的位置。如果在食道或者胃内,可以到胃镜室取出来就可以。如果时间太长,或者拍片已经到达肠道里面,就需要让其自行排出。为了促使其排出体外,可以进食些大肉炒韭菜。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通常情况下,胃炎患者能吃粽子,但不能多吃。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粽子是用糯米和红枣做的,煮出来的糯米中含有一种粘稠的物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消化,会增加胃部的负担,从而引起胃酸的分泌。因此,对于粽子,胃炎患者最好是少食、空腹、临睡前食用,食用时不宜饮用凉水,否则会使粘稠的糯米难以消化,从而导致腹胀。

曹键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结石等)、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感冒咳嗽不能吃粽子。粽子不容易消化,在感冒期间如果吃粽子很容易导致咳嗽,越来越严重也会引起胃部肿胀和疼痛。感冒期间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鸡蛋、小米粥、牛奶等,不要吃过于油腻和高脂肪的食物。也可以适当的吃水果,例如苹果、香蕉等,能够补充身体当中所需要的维生素。恢复期间还需要多喝一些温开水,并且及时了解自身的体温。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但每次只限于1个,而且要把主食停掉,因为粽子里面会含有很多的能量。比如,有的粽子里面含有五花肉,这些肉粽含有非常高的油脂,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会引起血脂的快速增高。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三岁宝宝把一个囫囵樱桃吸进肚里问题很大,需要进行清肠治疗,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引起腹泻的药物,尽快的将吃进去的食物及时的排出,需要去医院进行观察治疗为宜,在医院的监护下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比较安全的,积极的进行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孕妇可以吃粽子,但是不要多吃。粽子的口感很软,而且大部分是用糯米、猪肉、花生、大枣等五谷杂粮和肉包成的。孕妇适量吃点是可以的,但是切记不可贪多,因为粽子吃多了不太好消化,而且它的热量比较高,吃多了容易导致孕妇消化不良,引起腹胀、腹痛,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