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患者近期在用胰岛素,但想

会员98798621 25岁 已回复
你好!患者近期在用胰岛素,但想去北京检查,那么胰岛素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是换成其他的还是怎样?
医生回答 共5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武义超 主治医师 安平县人民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腔隙性脑梗死,...
已帮助用户: 9292
指导意见:你好,建议胰岛素应规律用药,可以携带着制剂上京,谢谢!
有用0
关注
樊省安 医师 蓝田县中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擅长:中风,胸痹,眩晕
已帮助用户: 28905
指导意见:你好。如果糖尿病是确诊的目前的胰岛素用量以及胰岛素的使用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内,建议不要随意变动,注意监测血糖,到更上一级的医院就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再决定下一步的用药方案以及调整,也就是说在就诊之前,如果原来的方案有效建议继续用药,不要因为检查而停药影响医生的判断。
有用0
关注
刘静华 副主任医师 敦化市官地镇中心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心房颤动,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1136
指导意见:若口服降糖药物和控制饮食血糖控制不理想 需应用胰岛素 具体使用哪类 需根据个人体质 和血糖水平
有用0
李传玉 主治医师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科 三级
擅长:内分泌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2667
如果你是1型糖尿病,必须持续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如果你是二型糖尿病胰岛素用量不大同时血糖,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应用胰岛素或者是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有用0
关注
孔福兴 医师 长安安维肖中西医结合诊所 内科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胃肠疾病,肝硬化,窦性心动...
已帮助用户: 1251
指导意见:如果胰岛素控制血糖稳定的话就继续使用胰岛素,毕竟到那检测什么还不清楚呢,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换成别的降糖药品。
有用0
相关问答

来源不同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按照起作用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不同,又可以分为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7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使血糖降低,不同的胰岛素种类,应用时也有细微的差别。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冷藏于2-8℃的冰箱内,但是不能接近冰箱的冷冻室,千万不可以冷冻,即没有使用的胰岛素一定要放在冰箱里。如果说使用中的胰岛素或者是已经开启的胰岛素不要放在冰箱内保存,可以在室温下或低于30℃就可以存放。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胰岛素的分泌在运动时基本不变或略有上升。所以运动可能会导致胰岛素上升,对降血糖有利。另外运动可以控制体重,这样对胰岛B细胞是有保护作用的,所以适当的运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一般来说,胰岛素注射是否会痛,需要根据注射时使用的注射器来判断的。如果使用的是有针注射器,是可能会产生一定疼痛的,但如果是使用的无针注射器进行胰岛素注射,一般是不会产生疼痛感的。
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可选择无针注射器来缓解疼痛,无针注射器的原理将药液挤压成为较为细长的液体流,从而迅速穿透机体皮肤,到达皮下组织。在无针注射器选择上可以选用快舒尔无针注射器,注射时只会有轻微震感,能有效避免疼痛,提升注射依从性,药物可以在皮下组织快速弥散吸收,贴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餐后血糖控制更佳,综合控糖的能力更好。虽然注射胰岛素是治疗重点,但也需要结合日常饮食和作息来共同调理,并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正确对待。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胰岛素没有什么牌子最好,只有什么剂型的胰岛素最适合什么样的病人,不同病人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胰岛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胰岛素才是正确的,最好不要听别人说而去盲目的使用。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甘精胰岛素的长效作用是与其皮下组织内注射有关,它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低血糖反应,它是胰岛素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注射甘精胰岛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剂量,避免一次性注射的剂量过大而引起低血糖。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