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怎么办

会员100725119 0 已回复
1月前胃胀上不来气,心率6471次分,检查结果1,窦性心率不齐,2,sT段压低(下壁)
医生回答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红明 副主任医师 济南军区总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诊治...
胃胀是指病人感觉胃脘撑胀,外观又有胀满的形态表现的一种病症,主要与饮食习惯和胃动力不足有关。保持生活规律,饮食定时定量,易消化,进食细嚼慢咽、不易过饱,忌生冷与刺激性食物等。另外,保持良好的情绪,放松精神,适量运动
有用0
唐兵 主治医师 成都军区总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危重病的抢救及疑难病的诊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
心肌缺血为心脏供血不足,心肌失去营养,因此疼痛,胸闷,建议给以补气血,宽胸理气药物如血府逐瘀片,复方丹参片治疗,并忌烟酒。
有用0
李跃春 副主任医师 宁津县人民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各种疾病、疑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危重病人的抢...
你好,如果ST段压低超过0.05可以去医院心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如果不超过应该问题不大。
有用0
逯春鹏 副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 三级
擅长:冠脉造影检查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心内科各种危、重...
已帮助用户: 3
你好患者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来看需要注意,所描述的心率不可能达到6471。所以应该是六十到七十次每分钟左右。窦性心律不齐st段压低都是心机缺血冠心病的可能性最大。心电图只是初步诊断建议进一步做心脏彩超,冠脉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药物可以选择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充冠状动脉,阿司匹林等预防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可以考虑使用美托洛尔等药物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
有用0
相关问答

因为心脏缺血会导致心脏梗塞或突发心脏病,所以要多注意少盐、少脂肪、少摄入食物。
患者平时多食用番薯,番茄,胡萝卜,黑木耳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平时要有一个好的生活方式,不要有太多的情绪波动,要有规律的睡觉,要有规律的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同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同时还要注意身体的健康状况节。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缺血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原则,应积极处理。
2、药物治疗。
3、介入治疗方式。
4、外科冠脉搭桥手术。
在这过程中需要对冠心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与分析。一般仍以药物为主,药物治疗以抗血小板为主,就是为了阻止血栓形成,防止冠状动脉及脑动脉血栓栓塞,减少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心肌梗死发病率,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溶栓药物等,他汀类药物和其他有关。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脏缺血的病人一般不建议献血,因为献血会导致心肌缺血,会导致血压低、胸闷、胸痛、心慌、心悸等不适症状。
献血后要做好心率和血压的监测。另外,如果出现心慌,心悸,血压过高的情况,可以服用比索洛尔、倍他等,还可以配合服用辅酶q10片、曲美他嗪片等对心肌有好处的药物,平时要多注意休息,尽量不要做太重的工作。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青年人心肌缺血通常需要做好日常护理。
一般认为心肌缺血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缺血的发病率也越来越低。青年心肌缺血,如果是轻度心肌缺血,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偶尔还会出现胸闷的症状,平时要多补充营养,适当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缓解临床症状。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肌缺血病怎么办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是指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它能反映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以及每个血管的宽度。通常在狭窄率低于75的情况下服用一些抗血小板的药物,比如阿斯匹林、氢氯吡格雷、他汀类、血管舒张等。如果狭窄超过75%,可以考虑植入,具体要看患者的病情,或者做搭桥手术。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在治疗急性心肌缺血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做到低盐、低脂肪、科学的运动、减肥、戒烟、喝酒,这些都是改变生活习惯的必要因素。
第二,药物治疗,心肌血液、血氧供需失衡是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提高心肌的供氧,降低心肌的耗氧,可以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