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完奶后会出现呕吐,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生理现象,也可以称为漾奶。
人的胃有两扇门,一扇连接着食道的门叫做贲门,也就是胃的入口。另外一种与肠子相连的叫做幽门,也就是胃部的出口。婴幼儿贲门较松,闭合不紧密,容易被食物冲破,一旦有食物进入胃部,就会冲入贲门,回流到食道。
幽门闭合得比较紧密,容易受到食物的刺激而产生抽筋,从而增加了排出的阻力,食物缓慢地或很难通过,而食物从幽门处倒灌到贲门,把胃冲出来,导致儿童呕吐。
婴儿漾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婴儿的括约肌功能通常比较差,力量也较为薄弱,进而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出现漾奶的现象。胃就像一个口袋,有上下两个出口,分别为贲门和幽门,婴儿期,如果贲门痉挛或者幽门狭窄,通常会使婴儿出现漾奶的表现,但如果这种漾奶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能会影响婴儿营养物质的摄入,从而出现生长发育落后的情况。如果家长发现婴儿漾奶频繁,而且漾出的胃内容物有胆汁或者血液的话,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婴儿漾奶最常见的原因是和婴儿胃的解剖位置有关,婴儿的胃是水平胃,吃奶后体位不当很容易出现漾奶,宝宝全身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正常。其次是胃食道反流引起的漾奶,吃奶后注意拍背排气,放下时注意体位,最好抬高上半身大约30度。
吃的太饱想吐可通过药物治疗、日常调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出现吃的太饱想吐的情况,一方面,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胃消食片、吗丁啉等促消化的药物来改善症状;另一方面,患者可以采用按摩腹部的方式来帮助消化。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戒烟戒酒,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辛辣刺激及油炸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身体健康。
吃的太饱想吐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治疗方式:
1.中药:如陈皮、山楂代茶饮、煮水喝,可起到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的作用。也可选择助消化的中成药,如加味保和丸、六味安消胶囊、枳术宽中胶囊等。
2.西药:可加用促进消化道蠕动的药物,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促动力药,均可帮助消化道蠕动,有助于食物尽快的消化、吸收。
一般来说,吃太饱想吐可能是胃溃疡、炎症引起的。
1、胃溃疡:患者存在胃溃疡疾病,可能会出现吃太饱想吐、胃胀等症状,建议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注意腹部的保暖。
2、炎症:胃部炎症引起的吃太饱想吐,患者可以使用阿莫西林、金银花颗粒等消炎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炎症的消散。
并且,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高甜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