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经常拉肚子怎么办?

会员105062933 0 已回复
宝宝出生29天就动了肠坏死手术现在都15个月了这期间经常拉肚子怎么办。期间什么也没吃过就吃奶粉和白稀饭
医生回答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邹会 副主任医师 景德镇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对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
您好,建议可予益生菌类药物如妈咪爱调节肠道菌群治疗。
有用0
关注
王彦柱 主治医师 邯郸矿业集团郭二庄社区管理中心医院 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腰腿痛,急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骨关节炎,骨折,肠梗...
已帮助用户: 18038
指导意见:根据你的描述,考虑孩子是腹部手术后的,你所述情况,不排除有肠粘连的可能,一般经过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的,注意饮食禁忌生冷硬食物,和局部保暖,必要时就医治疗。
有用0
关注
张磊 医师 德城王太国中西医诊所 外科
擅长: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胃溃疡性穿孔,溃疡病穿孔,内痔...
已帮助用户: 4868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叙述分析小儿腹泻一个是由于肠炎引起的,再就是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不好造成的。建议先去医院做个大便常规检查一下。确诊病因后对症治疗。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有用0
关注
马亚品 护师 深泽交通医院 外科
擅长:骨折,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滑膜炎,拇外翻
已帮助用户: 3350
指导意见:建议先去医院消化内科检查诊治,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喝小米粥,不吃生冷食物,适当服用肠道益生菌,注意饮食卫生。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手术后拉肚子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进行治疗,缓解相关症状。具体内容如下:
1.药物治疗:手术后拉肚子,患者可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连素和双歧杆菌进行治疗。
2.日常护理: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运动和疲劳,要调整饮食,尽量少食多餐,避免胃肠蓄积的食物过多,增加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从而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痔疮术后拉肚子首先可以通过饮食来纠正,比如多吃一些鸡蛋,少吃瓜果蔬菜等寒凉食物。同时一定要注意多饮水,防止脱水。痔疮术后拉肚子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导致创面增生、水肿。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痔疮术后拉肚子首先可以通过饮食来纠正,比如多吃一些鸡蛋,少吃瓜果蔬菜等寒凉食物。同时一定要注意多饮水,防止脱水。痔疮术后拉肚子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导致创面增生、水肿。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术后拉肚子很可能是因为手术期间精神过度紧张或着凉导致的。
患者首先要注意保暖、心情舒畅、勿过度紧张。若腹泻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可饮用益生菌进行治疗,益生菌可调理肠道正常菌群,减轻腹泻,若腹泻次数较多者可服用蒙脱石散以起到涩肠、止泻之效。患者日常也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拉肚子的症状。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痔疮术后拉肚子首先可以通过饮食来纠正,比如多吃一些鸡蛋,少吃瓜果蔬菜等寒凉食物。同时一定要注意多饮水,防止脱水。痔疮术后拉肚子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导致创面增生、水肿。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若孩子腹泻次数少,精神状态佳,可以先观察,并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一顿暂停饮食,让胃肠休息。
2、补充水分,喝淡茶水,加入少许盐和糖,多喂服。
3、喝脱脂牛奶、粥及少量酱菜,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不要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避免病原体的检出,不要随意服用止泻药,阻止病原体和毒素排出。
有以下情况要去医院就诊。
1、每天大便次数超过7-8次。
2、大便量大且稀水或少量,有脓血或黏液。
3、发热。
4、口渴、烦躁、哭闹、唇干舌燥、囟门及眼部凹陷,皮肤提起放下后展平这些脱水的症状。
若孩子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即使大便次数少没有发烧,也要及时就医。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