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肌酐到多少去造肉比较合适

会员105532719 50岁 已回复
昨天刚出院肌酐440去医院的时候640,去造肉做好什么准备,造肉后有什么准备,造肉前后饮食上有什么准备吗?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赵锐 主治医师 盘锦市中心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肾内科常见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疾病、泌尿系...
已帮助用户: 3295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如果肌酐到达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营养状况较差等,2-3月左右可能要进行透析者要选择把通路建好,内瘘成型术术前需要评估前臂血管条件,心功能等指标,造瘘侧肢体不要拿重物,不测血压,不打点滴等,饮食上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建议肾内科系统咨询
有用0
关注
侯庆功 主治医师 临邑县中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 458
指导意见:造瘘手术很小的,就在手腕这,没必要做啥准备,造瘘前大夫会抽血和做b超等检查,饮食方面只要别太油腻,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就可以
有用0
关注
景越 主治医师 莱芜市莱城区方下镇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心肌缺血,高血压,冠心病
已帮助用户: 63729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了解你的检查结果和诊疗过程分析,目前患者应该是有实质性的肾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这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结合自身症状,可以及时到上级医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祝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没有必要进行肾脏透析。
肾脏肌酐指数在500以上,尚未达到尿毒症水平。目前没有必要做肾脏透析。可以服用一些减少肌酐的药物和吸收肾脏毒素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肾脏肌酐水平。需要去医院进行定期检查。
注意低盐、低脂肪、高质量的低蛋白质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控制水分摄入。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疲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禁忌辛辣食物。但是,也有必要分析具体情况。肌酐急性加重的患者或肌肉量较少的儿童和妇女,尽管肌酐约为500微克/升,已达到尿毒症,也应进行透析。

张宇梅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从事肾脏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在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急慢性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血液净化技术及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贫血、高磷血症等并发症的治疗。

肌酐500多需要透析,是否需要进行透析,主要还是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合并症状况来定。如果病人没有严重的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合并症,即使血肌酐达到500umol/l也不需要透析治疗。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肌酐700umol/L,短期内不透析也是可以的,肌酐并不是透析的唯一标准,但是需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得尿量基本正常,其次是不能有高钾血症,以及胸闷,呼吸困难等心衰的表现,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血清肌酐>707μmol/L是需要透析。也得结合全身症状,有严重的酸中毒,高钾血症,小便量少,少尿或者无尿,需要立即透析,不管肌酐多少。如果是慢性肾脏病,血清肌酐>707μmol/L,如果吃饭正常,血压也正常,小便量也可以适当的延缓等到出现症状时再透析也是可以的,暂时不透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肌酐超过700微摩尔每升,就需要开始透析,这个时期绝大部分病人都会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症状,或者少尿,水肿,胸闷,心衰等表现,以及毒素偏高引起来皮肤瘙痒,这些症状都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来缓解。透析可以清除掉体内多余的水分,毒素。同时需要应用钙片,维生素D,铁剂,促红素等药物预防肾性贫血,肾性骨病这些并发症的出现。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只要肌酐检查超过442,就达到了做血透的指征,就一定要做血液透析才更好的。透析是最快最有效的,也可以口服药物,不过起效特别慢。而且效果不一定明显。可先用中药调理,中医诊断考虑为肾阴亏虚引起的肌肝高,体内的肌酐主要是由肌肉产生,肌酐的生成量恒定,血肌酐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