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如果病人在进行了心理调节后依然没有好转,可以进行24个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并依据心电图进行相应的处理。房性早搏在10000个/24小时以内,可以选用美西律、心律平等治疗房性早搏的药物,心律平的使用次数也会更多,一天三次。对于某些特定病人,尤其是高龄病人,应该考虑到其心脏的传导速度相对较慢,要视具体的病情而定。对于房性早搏超过10000个/24小时的病人,尤其是房早、房速、房颤等,应考虑采用射频消融。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有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心律失常,且没有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正常人在饮酒、喝浓茶、喝咖啡、熬夜、过度操劳、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后也会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可暂时不用药物治疗,需去除上述危险因素,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大多可自行恢复。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属于病理性原因,常见于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服用药物中毒的患者,主要因心肌受累,心室内出现异常的传导环,造成室性早搏,需要积极纠正原发病,必要时给予药物控制心室率。
一般情况下,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可能会有以下症状: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室早每分钟发生大于5次,或者在24个小时内出现超过500次。在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情况下,患者会觉得心跳加速、心跳停止等症状,就好像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会突然失去重量,而在房间里,患者会有一种心跳加速的错觉。但是,如果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对这些反应是可以忍受的。
一般情况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为临床上常见心的律失常,由多种病因导致心室肌肉电活动而引发心室的提前收缩。
正常人和心脏疾病患者均可发生心室期前收缩,但以女性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不适、心悸、呼吸困难以及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生理性期前收缩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发烧、饮酒过多、熬夜、情绪高涨等;病理性的室性期前收缩主要是由于电解质紊乱和洋地黄过量使用所致。
房室交界区,是一种早期的收缩,也就是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即早搏。这是一种简单的心电图,从解剖学上来说,定性了早搏是属于房室交界区。
早搏分为房性早搏、房性早搏、房室交界区性早搏等,属于常见的早搏类型。根据心电图,可以看出,普通人也会有早搏,不过大多数都是病理状态,早搏多的话,最好到心内科进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测。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房室交界区的性期前收缩,是指房与房交界区的位置,事先有一种冲动,引起心室收缩。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心房和/或心排血量增加而引起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心电图qrs波群和窦性心律qrs波群无明显差异。房室交界区的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如发作尤频,或病人自觉症状较明显时,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以控制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