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可以治好

会员112585778 51岁 已回复
百草枯中毒现在已经5天了,现在处干肝肾肺衰竭有什么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佑 主治医师 唐山市中医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肺病科常见病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
已帮助用户: 69261
目前状况考虑建议住院治疗积极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有用0
关注
侯灵芝 医师 前郭县医院 内科 三级丙等
擅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上呼道感染,感冒,慢性咳嗽...
已帮助用户: 13375
指导意见: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根据您的描述,建议尽快就医,住院系统观察对症治疗。相信科学治疗方案,不要相信迷信偏方,会耽搁病情治疗。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请您做出评价,谢谢。
有用0
关注
张丽丽 医师 燕郊人民医院 其他 二级甲等
擅长:腹泻,胃、十二指肠溃疡
已帮助用户: 60715
问题分析:你好,百草枯,是一种联吡啶类农药产品,目前没有解药,不乐观了。
意见建议:建议;服用百草枯的死亡率非常高在98%以上,但有一线希望也不能放弃。
有用0
关注
项庆召 医师 河北省邢台威县贺营乡卫生院 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哮证喘证,肺痈,肺痨
已帮助用户: 23133
指导意见:你好,这种情况病情很严重,毒素已经进入五脏六腑,想要治愈不容易,建议你赶紧住院治疗,静脉用药对症治疗,心肺监护,检测尿量,密切观察病情,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治疗脑梗塞最重要的是早期溶栓,溶栓的时间越早脑细胞坏死的越少,是决定脑梗是否能治愈的关键。具体内容如下:
通常在发病4小时以内溶栓再通的几率非常大。溶栓后经过积极的抗凝、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的治疗,脑梗基本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如果治疗时间晚,错过溶栓时间,或者梗塞面积大,则治愈率就会很低了。
患者注意降低血脂水平,如摄取低脂饮食,多吃蔬菜,少吃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物和动物内脏、蛋黄及动物油。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狐臭用什么药效果都不好,都不可以治好。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重者可以采用行手术治疗,因为药物是会暂时性堵塞毛囊,以后会出现更加加重的现象。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儿童癫痫通常是可以治愈的。
儿童如果是由于高热、脑血管瘤、结节性硬化症等疾病导致的癫痫,属于继发性癫痫,一般都属于良性癫痫,此时可考虑在脑电图的监测之下,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癫痫的药物进行治疗,甚至是进行手术治疗,将癫痫灶切除,后期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多数能够达到治愈。但如果是由于基因因素,或者存在先天脑皮质功能的发育异常,造成颅内病变长时间存在,尤其是在发生癫痫之后,没有及时治疗,则癫痫可能无法治愈,通常需要终生服用抗癫痫的药物进行治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梅毒是可以治好,但需注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梅毒要尽早的诊断,尽早的处理,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梅毒前期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发展为三期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性梅毒等脏器系统梅毒等,都会导致器官损伤,即心肌和神经系统受损,导致无法挽回的伤害,有些梅毒会留下后遗症。

王晓彦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天坛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光敏性皮炎、虫咬皮炎、色素异常性疾病、药疹、结缔组织病及性病的诊治。擅长各种皮肤肿瘤的病理诊断。

一般情况下,拇外翻的情况可以通过积极的方式来治愈,具体要看其病情的轻重,具体的治疗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拇外翻并不是特别的严重,可以采取保守的措施,尽量不要穿高跟鞋,可以穿宽松的鞋子,可以增加脚部的力量,同时也可以进行脚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如果拇外翻的情况比较严重,患者可以通过矫正手术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刘凤岐 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友谊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的典型表现,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需要进行详细的药物治疗,可以选择中医中药进行辨证论治。房颤可以通过中医治疗,但是中医并不能根治房颤。所以房颤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栓塞、出血评分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早期房颤,服用中药可能会延迟病情,出现永久性房颤或成长持续性房颤,这种情况下很难恢复正常心率。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