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最好治疗方法

会员115797012 35 已回复
医生您好!1年前出现背心痛,一直按胃病医,今年2月份做了B超结果是结石性胆囊炎。大的有1.2×0.7(cm),可以用药物治疗吗?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赵国铭 主治医师 南京454医院 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治疗胆石症、泌尿系结石。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建议多喝水多排尿,清淡饮食,不要进食辛辣刺激含有草酸的高钙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油腻的食物,服用排石颗粒,必要时进行体外超声波碎石,请及时就诊。
有用0
程鸣 主治医师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碎石治疗。
胆囊炎的话。你好,考虑胆囊炎的,建议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静脉头孢唑肟,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过于油腻,效果不好的建议手术治疗
有用0
林英照 主治医师 三明市第一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77443
胆囊炎的话。你好,考虑胆囊炎的,建议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静脉头孢唑肟,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过于油腻,效果不好的建议手术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肝囊肿胆囊结石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肝囊肿胆囊结石的囊肿直径超过8cm,病情出现压迫症状、继发出血、感染等情况时,患者必须进行及时到医院,通常囊肿开窗引流或囊肿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如果存在多囊肝合并肝衰竭的情况,往往还需进行肝移植。如果是胆囊结石,建议到医院做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治疗。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泥沙样胆囊结石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口服熊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等溶解胆固醇的药物;
2、服用消炎、利胆的药物;
3、患者出现反复嵌顿时,可采取经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
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疾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患者要平时注意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保证营养均衡,保持心情愉快,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身体健康。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如果患者的肾结石不严重,那么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治疗,多吃富含矿物质还有微量元素的食物,能有效的帮助结石的分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对于较重的,手术治疗的效果就会更好,进行手术清除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李明 副主任医师 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胆囊内泥沙样结石是胆囊内有流动的颗粒样胆结石。这种疾病容易影响胰腺及胆管。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胆固醇的食物。可以药物排石,也可以行胆囊摘除术。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3-5mm通常需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胆囊结石是单发的,而且小于3cm的胆管结石,一般不会有太大的临床表现,通常暂时不用治疗,平时应该注意适当地饮水即可。如果胆囊结石是多发的,而且已经有3-5mm,可能会嵌顿在胆囊颈部,会导致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坏疽等并发症,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加重,严重损伤身体健康。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胆囊结石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胆囊结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会导致胆汁的酸性、胆固醇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胆汁在胆囊内沉积,从而导致胆囊内的结石。肥胖、长期暴饮暴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高脂血症、糖尿病、胃肠道手术、肝硬化等都属于高风险的危险因子。另外,一些年轻人因为不喜欢吃早饭,导致胆囊中的胆汁滞留太久,导致了胆囊结石的发生。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