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患者通常可以按照医嘱吃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慢等症状的总称,患者一般会出现心悸、胸闷、失重感、心跳停搏感等症状。临床上,心律失常的患者通常可以医生的指导下吃抗心律失常药物,比如称膜抑制剂、抗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等,常见的有盐酸胺碘酮片、苯妥英钠片等,能阻滞钠通道,抑制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
如果突然出现心律失常,首先要看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冠状动脉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如果是单纯的情绪影响,要积极控制情绪,多休息,情绪稳定后自然就会缓解。如果是疾病本身,可以口服胺碘酮,但是要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这时候需要做心脏彩超,看看是不是器质性心脏病变。平时还要保持饮食清淡,不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如果出现了心律不齐、伴有血压低的情况,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进行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比如说,如果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下降引起的心律不齐,那么可以口服优甲乐来调节。此外,还可以吃一些可以改善心跳和血压的药物,比如生脉饮、参麦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都可以改善心律不齐,还可以增加血压,而中成药可以通过安神散来缓解心律不齐,而且不会对血压造成任何的不良反应。
心律失常吃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等药物管用。
心律失常合理的处理应具有综合性,既要包含发作期间的处理,又要针对患者基础性疾病长期改善。治疗心率失常药物中,应用最多的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美西律和普罗帕酮等。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延长动作电位药物(如氨碘酮);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等可以选择。疗效欠佳者可选用射频消融。
心律失常的病人的个体差异较大,用药方案也各不相同,具体身体和病情是无法直接给出用药方案的。尽快到当地正规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当面指导使用合适的调节控制心律的药物进行治疗,没有的药物,只有适合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