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速心动过速,与室早

会员116444079 55岁 已回复
症状是心跳过快,恶心,呕吐,胸口闷,全身出汗,胸口疼痛。有几年的病史了,两个月之前确诊是室上速和室早,缺钾在54天之前用三维设备做的射频消融手术,但是几天前,胸口开始发闷,涨肚,胸口疼痛,心率每分钟170下,又一次住院,医院说是复杂性室上速,上次手术失败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黄宽忠 医师 景德镇市中医院 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擅长慢性胃炎、胃十二指...
已帮助用户: 20411
您好,建议心血管科就诊,予药物降低心率,射频消融等治疗。
有用0
孙宝贵 主任医师 内科
擅长: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
已帮助用户: 92
问题分析:(1)心力衰竭 尤其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常增快. (2)甲状腺功能亢进 大多数甲亢病人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在100~120次/分钟,严重者心率可达到120~140次/分钟.
意见建议:由生理或心外因素所致者,大多不需特殊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辅以对症治疗。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等。窦性心动过速的纠正,常作为左心衰竭控制的指标之一。
有用0
关注
杨伟 医师 杨伟中医诊所 内科
擅长:肝内胆汁淤积,胆石病,胃肠疾病
已帮助用户: 32222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你的检查结果来看,你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动过快反应情况
意见建议:建议您根据自己的情况注意情绪调节控制,根据情况使用调节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控制,如益心复脉颗粒
有用0
相关问答

室上速以及预激的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是很明确的,虽然不会在手术前说100%的成功,但是,实际做下来室上速或预激的成功率已接近100%,也就是说,很少有做不成的室上速或预激。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窦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早搏首先考虑是心肌炎引起的。但是具体原因需要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才能明确病因,多源性的情况要考虑是器质性的病变引起的,如果没有病因的情况,可以是射频消融手术根治。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室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均为较严重病例,如未积极处理,疾病只会变得更重。
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正确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每一种疾病都要根据相关的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的综合症状来进行判断的,只有进行积极的治疗才能够得到改善。因此可比性不强,必须从几个方面考虑,个人身体状况,疾病轻重,以定。对于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诊断以及药物的使用。必须积极对症处理,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在平时要培养好生活饮食习惯。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来说,心动过速用以下药最好,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首先要确定是不是电解质紊乱,或者是剧烈运动引起的,首先要做好充足的睡眠,做好电解质检查,如果不能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可以采用倍他乐克等药物来控制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有可能会有心室颤动等危险的心律失常,这时候要保持病人的血钾和电解质的稳定性,同时要积极应用胺碘酮等药物。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跳过速可导致突然死亡。比如室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心脏骤停。恶性心律不齐是由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包括:特发性的心律失常,运动相关的心律失常,还有由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恶性心律不齐。大多数的心动过速不会导致突然死亡,比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伴随着迅速的心律不齐的预激综合征,以及迅速的房扑,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不管是不是心脏骤停,都要明确其发病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动过速并不一定就是房颤。
心动过速还有可能是窦性心动过速或者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所以出现心动过速的患者,还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心电图,以明确心动过速的类型,并根据心动过速的类型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规范的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有些房颤的患者,也有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的情况。除此之外,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心悸,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并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此外,如果患者出现房颤的情况,则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