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咳嗽右下颚【耳根和脸脖子处】肿大怎么治疗

会员116690393 5岁 悬赏3元 已回复
积食感冒咳嗽嗓子发炎有一周时间,期间发烧过两天,用药有蒲地蓝,柴胡口服液,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喝了四五天,昨天又买了保和丸喝上,今天发现右下颚也就是脖子和耳根交界处肿大,带她去就近医院化验,大夫说没事,开了头孢氨苄咀嚼片蒲地蓝福尔可定,但是晚上烧37.3了,低烧,怕耽搁了,大夫他这种情况严重吗?药继续吃吗?还需要查什么吗?谢谢您在百忙中抽空回信,感谢,一位焦急的妈妈!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汪磊 主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心衰、心肌病、心...
已帮助用户: 10048
37.3摄氏度,并不属于发热。目前考虑是有病毒性的感染,是不是腮腺炎引起的,建议到门诊进一步检查看一下。
有用0
关注
肖勤 副主任医师 抚州第五医院 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子宫肌瘤,卵巢良恶性肿瘤,良性及恶性葡萄胎,胎儿先...
已帮助用户: 15762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及图片看,要考虑是感冒上呼吸道炎引起的颈部淋巴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一般问题不大。
意见建议:建议你到正规医院做彩超检查颈部,可以明确是否为颈部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或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颈部包块。
有用0
连运福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二七连运福中医诊所 妇产科 私人诊所
擅长:真菌性外阴炎,滴虫阴道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已帮助用户: 107564
问题分析:你好,检查只是一方面,关键的是要治病,治病需要过程,有效的过程,及恢复的过程
意见建议:要是担心在去医院检查,看你的接诊医生怎么处理了,就我的看法来说,看病就找中医开点简单的小中药治疗一下,对症的话很快就好了,对身体没什么伤害了,就是食烧感冒所致了,你们照顾孩子饮食生活环境不好所致
有用0
相关问答

治疗咳嗽,首先要找到引起咳嗽的病因。常见引起咳嗽的原因有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吸入花粉和尘螨、胃食道反流、尿毒症肺浸润、肝脓肿、隔下脓肿影响胸膜及肺部等。需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对症治疗。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孩子咳嗽可以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四季抗病毒合剂等治疗。儿童咳嗽可能是因为感冒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首先要给宝宝吃一些抗病毒的药,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四季抗病毒合剂、阿昔洛韦等。可以口服小儿清宣止咳颗粒,肺力咳合剂,复方鲜竹沥液等。服用完药后,如果孩子的咳嗽不能得到改善,可以到医院做一下血常规,看是否有白细胞增高。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孕妇出现咳嗽症状,可以选择食疗,比如用雪梨和冰糖熬制,这样可以达到止咳化痰的效果,如果病情较重,可以在医师的建议下加入少许的川贝母,这样可以增强止咳效果,若是效果不佳,建议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支原体抗体测试,如为细菌感染,需要服用一些抗生素药物。
此外,患者应该多喝水,忌吃辛辣刺激的食品,另外要做好防护,防止感冒。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产科超声

咳嗽可以是生理性的反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咳嗽是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伴随着其他症状、考虑可能存在的疾病、进行病因治疗的,经过病因治疗可以减轻咳嗽症状,咳嗽一般都是由于上呼吸道的感染引起,粘膜充血水肿,需要消炎治疗为主。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孕妇若咳嗽,认为由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推荐,这类病例宜与医生治疗方案相配合,积极配合处理,建议还是不服用药物为好,以免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可采用物理疗法,也可采用按摩推拿等技术。另外还需要在怀孕期间做好保健工作,避免感染和流产等意外发生。同时,提出要调理合理膳食,适当加强休息和补充精力。
一般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如果胎儿健康,可以继续妊娠;如果胎儿出现异常,需及时的终止妊娠。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胸闷咳嗽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可以进行血液常规、支原体抗体、CT、肺功能、血液生化、支气管激发试验等。如果胸部CT检查没有异常,而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说明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治疗上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为主。如果胸部CT显示有大量的胸腔积液,血常规也会升高,那么就需要做胸腔穿刺抽水来缓解这种情况。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