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高血压吃硝苯地平片对胎儿有影响吗

会员116807194 41 已回复
高龄孕妇怀孕35周十3天,从怀孕初期都开始有高血压,医生怀疑可能是怀孕前都血压高,一直做有肾功能肝功能尿检的检测,但都是正常的,今天去产检血压160/110,医生开了硝苯地平片,请问这个药可以吃吗?网上查是孕妇禁用药,吃了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医生回答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裴秋艳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胎儿各种畸形的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描述的具体情况分析,考虑你现在的这个情况是属于怀孕的晚期阶段,现在血压偏高,尤其是舒张压高的比较明显,权衡利弊,建议你还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比较妥当,同时注意密切观测血压的变化,定期测量血压数值,注意做好孕晚期的常规检查就可以了。
有用0
张燕 主任医师 青岛海慈医院 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产科常见病的诊治。
你好,孕妇高血压需要就诊内科谨慎用药,注意休息的。
有用0
王秀华 主治医师 盐城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产科常见病的诊治。
指导意见:您好,您现年41 岁,孕35w 3天,从早孕期就高血压,考虑原发性高血压可能性大,但您目前已经160/100mmHg,属于中度高血压了。目前可以原因硝苯地平缓释片,目前胎儿已经发育成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您还要定期监测血压!
有用0
施光华 主治医师 昆华医院 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45794
你好,孕妇高血压需要就诊内科谨慎用药,注意休息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孕妇高血压是否可以吃硝苯地平片需要根据药效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都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有效药物,都是,硝苯地平的长效制剂,通常不会对孕妇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果孕妇有高血压,可以在吃硝苯地平的长效制剂。但是,硝苯地平片的普通片剂可能会迅速降低血压,可能会对胎儿血液供应产生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吃硝苯地平片的普通片剂。

张露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怀孕期间有高血压,可以口服硝苯地平。
目前认为,针对轻度妊娠高血压,药物疗法对胎儿没有好处,而且也没有任何可以防止先兆子痫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非药物疗法。
如果是严重妊娠合并高血压,应尽量减少产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果有必要,可以选择服用抗高血压的药物,比如β受体阻断剂,阿米洛利,CCB,如果怀孕期间有高血压,可以服用硝苯地平。但需注意,无论使用哪类药物,都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张露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前者比较好,而且起效快,降压效果好。但是对血压的影响,波动就大点。使机体的血压维持在一定相对平衡状态,使血压避免剧烈的升高以及快速降低,从而达到一个稳态的控制,对机体相对损伤就小一点。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首先就是孕妇在28周之前出现妊娠高血压,会引起孕妇的全身小血管发生痉挛,容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其次就是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会引起胎儿宫内死亡或者死胎、死产,也就是生下来以后就有可能发生死亡。再有就是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生产出来的新生儿容易造成窒息死亡。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玛卡对高血压一般没有影响。
玛卡属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纯天然食品,营养成份丰富,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其主要功效表现在用于生津补气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可以吃玛卡,但一定要保持好健康心态,不要过度紧张。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通常仍应及时进行正规降压治疗,应用某些降压药物。同时还可以配合其他方法来降低血压。平时在饮食上要做到低盐、低脂、清淡、不疲劳、不熬夜,注意休息身体胖了,也要减肥,通常需适当锻炼。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轻度和轻度高血压不会对妇女的生殖产生任何的作用,而严重的高血压则会对生育产生一定的作用。
高血压虽然不会对婚姻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孕妇在怀孕后期很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综合症,导致血压增高,很有可能出现脑卒中,所以建议孕妇尽早停止怀孕,同时孕妇高血压对孕妇也有一定的危害,因为孕妇体内的血液供给不足,导致胎儿生长迟缓,从而危及到母亲和孩子的生活。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