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是新生儿黄疸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溶血性黄疸。治疗主要是退黄治疗,降黄疸,不要让黄疸继续升高,发生核黄疸就行,有贫血且贫血严重,可以输血纠正。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溶血病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如果血型不匹配就会导致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和RH血型是导致溶血的两大血型体系。ABO血型系统不匹配,如果妈妈是O型血,孩子是A型血或B型血,都会导致抗原的抗体产生,从而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如果妈妈RH阴性型血,新生儿是RH阳性型血,RH阴性的血液中会产生RH的抗体,如果进入新生的身体,会导致RH的溶血从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可能会有黄疸、水肿、贫血和肝脾肿大等症状表现。
1.黄疸:新生儿溶血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黄染和巩膜的黄染,患儿全身皮肤以及眼白呈苍黄色。
2.水肿: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可能表现为全身性水肿,病情严重者可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等症状,主要是胎儿缺氧、重度贫血以及肝功能严重受损等原因导致的。
3.贫血: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包括皮肤苍白、全身乏力、容易疲倦,部分患儿可有头晕表现。
4.肝脾肿大: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过度破坏,可能导致髓外造血功能启动,从而导致肝脾肿大。
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有智力障碍,听力的损害等脑部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新生儿溶血病所致的黄疸,是由非结合的胆红素所致,也就是由间接胆红素增高造成的,因为胆红素是脂溶性的,很容易渗透到细胞的细胞膜中,造成细胞的新陈代谢失调,从而造成脑部的损伤,从而造成急性胆红素脑病或慢性胆红素脑病,还会留下一些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比如听力的损害、共济失调、智力障碍、牙齿发育不良等。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溶血病是否治愈,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以母体抗体效用的持续时间为主要指标,数据显示,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通常在新生儿早期,可以用换血交换一些抗体,剩下的抗体会在2-6周后再次出现溶血。但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溶血,2-6周内会出现部分残余抗A、抗B、抗RH抗体等,这些抗体在新生儿后期可能会出现溶血,一般6个月后不会再次出现溶血。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需要根据血型而来,具体分析如下:
若妈妈不是O型或RH阳性,则不易出现溶血性贫血。妈妈是O型,爸爸是A、BAB,孩子是A或B型,要做好妈妈的产前检测,要做好准备。RH阴性的妈妈,若其爸爸为RH阳性,就有机会生育RH为阳性者。如果是O型、RH阴性的母亲,一定要做好预防,可以通过减少血清的药物来减少抗体的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