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提问

你好亲,请问这个神经性厌食症去

会员117498890 25岁 15元 已回复
你好亲,请问这个神经性厌食症去什么医院治疗好,去医院报什么科?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洪生 主治医师 上海民政第二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二级乙等
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焦虑症等常见心理疾病。
已帮助用户: 22664
你好,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可以到精神专科医院,或者大医院的心理科检查,如果确定的话,可以采取心理辅导的办法和药物治疗的办法,比如使用帕罗西丁,而且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这个药物的剂量需要偏大一些。要坚持治疗,应该会有效果的。
有用0
崔坤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私人心理咨询师 心理诊所
擅长:心理障碍,情感障碍,疑心病,表情淡漠,偏执状态,应...
已帮助用户: 26811
心理分析:心理分析:患者有神经性厌食症,可以去医院的神经科或心理科检查一下。患者内心有压力,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
心理指导:心理指导:平时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要学会放松训练,使用系统脱敏法,建立焦虑等级,实施系统脱敏。可以使用阳性强化法。可以服用中药调节一下。如果患者可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以痊愈。
有用0
相关问答

组织胺h1受体阻断剂为赛庚啶。在治疗过敏反应的时候这种药物可以提高人体的重量。
一般情况下,赛庚啶对儿童的神经厌食症并没有太大的效果,但是对部分的病人,他们的治疗就相对慢了。虽然赛庚啶对儿童的神经厌食症的疗效很好,但由于各种因素,这种药物在儿童神经系统厌食症的临床上并没有得到推广。家长可及时的配合医生对孩子的病情展开其他针对性的治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儿童神经性厌食症的营养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1、轻度体重减轻:可以通过教育为主,缓解儿童的厌食情况,主要以心理干预为主。
2、中度的营养不良:这是需要及时补充营养,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在满足每天热量需求的基础上,额外加入热量的补充,有助于体重增加和营养状况的改善。
3、严重的营养不良:这种情况下建议住院治疗。如果患儿不能或者是不愿意进行口服营养供给,可以鼻饲进食。满足每天热量需求以外,额外的补充高热量的食物。具体的情况需要遵医嘱进行。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看看宝宝是否有体重明显减轻的表现,或者对自己的体重紧张。常见表现有:畏寒,大便拉不出、胃胀、恶心、呕吐、嗳气等胃肠道表现,疲没有力气气不足,眩晕、晕厥,心慌、心悸、气短、胸痛、头昏眼花、性欲减低、不孕,睡眠质量下降、早醒。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神经性厌食症有两种类型,包括限制型神经厌食症和暴食清除型神经厌食症。
有局限性的神经性厌食症的病人,可能通过节食、过度的锻炼来控制体重,而不会有断断续续的进食。暴食清除型的神经性厌食症,其表现为间歇性暴食或排泄行为,表现为自我诱发呕吐,泻药利尿剂和灌肠剂滥用,暴食清除型神经性厌食症的主要表现为冲动控制,比如物质滥用、情绪不稳定、性行为等。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可以进行心理治疗。首先,可以获得配合,了解疾病的诱发因素,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环境调节和住院隔离可以更好地阻断恶心循环。建议加强平时要加强护理监督,孩子要调整心态,减轻各种压力,正确认识。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第一,5-羟色胺能系统调节碳水化合物摄入,抑制营养物质消耗,对特殊人类行为有作用,回避伤害或影响行为意志和饱胀感。会影响人的气质或人格特征,能解释和神经性厌食有关心理特征,如完美主义和强迫。
第二,儿童神经性厌食症会伴有精神疾病和焦虑症,如强迫症、社交恐惧症、重度抑郁障碍等疾病,焦虑强迫、抑郁的病因都跟5-羟色胺有关。
第三,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和有5-羟色胺的药物可以治疗儿童神经性厌食症。
第四,5-羟色胺调能调节激素在儿童神经性厌食症的激素的功能紊乱,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促性腺激素、血管加压素、催乳素等。
第五,5-羟色胺跟进食障碍也有一定关系。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