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主要是由于机体的肾脏不能分泌足够的抗利尿激素,从而肾小管不能正常产生重吸收作用,合成的原尿以及其中的营养物质无法回到体内,排出体外,从而体内代谢失衡,导致排尿异常。尿崩症的主要表现有:饮水增多、排尿频率增多、尿量增多,并且还会出现头痛头晕、营养不良、精神异常、高热或者低热等,严重的还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儿童尿崩症是一种小儿内分泌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24小时尿量或入量超过3000ml/m2,则可以诊断为儿童尿崩症。
通常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天或几天,很少有10年后的,表现为弹性差、花斑样、前突、眼窝凹陷、干舌燥、泪少、低血压等,患儿易怒、反复发烧等症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不要延误病情。
尿崩症需要一直补充抗利尿的激素,可以控制症状,使尿量恢复正常。继发性多见于垂体肿瘤,肿瘤可以影响垂体功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尿崩症是可以治好的。
尿崩症是良性病变,只要保证供水,就永远不会出事,没有任何危害。一旦水分不足,不超过4个小时,病人就会休克。所以危害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必须时刻保证有水分。因为不停地喝水、排尿,甚至有些人白天太累,晚上不管喝不喝都要排尿,会发生尿床,甚至有些成年人也会尿床,所以最主要的是社会心理方面的危害。
尿崩症是由于脑下垂体后叶激素之一的抗利尿激素的缺乏所引起的肾脏排出水分增加的现象。原发性尿崩症者通过药物治疗效果好,可维持正常的工作、学习。继发性尿崩症者视原发病的情况而决定预后。注意要适量的补充盐分。
尿崩症症状是尿量比较多的,同时伴有脱水或口渴,另尿颜色如清水一样的。可以多饮水,防止失水,失钾,减少食盐量,少食高蛋白,以减少溶质利尿。切忌在治疗期间饮食要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