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诊断可以结合血沉、PPD试验、T细胞检测等检查,确诊需要痰菌阳性。确诊后可以到传染病医院或结核专科医院就诊。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宜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食物。
肺结核主要典型表现为,身体出现持续性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的胸闷或呼吸困难。如果出现以上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因为肺结核是传染病,一定要注意隔离,避免引起相互传染。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肺部感染性疾病,是由开放性肺结核病人通过打喷嚏、咳嗽、吐痰等方式排出结核杆菌,经空气传播或接触传播,引起抵抗力低下的人感染,除少数病人急性发病外,多呈慢性发病过程。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是长期低热、夜间盗汗、会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咳血。肺结核主要引起肺部的组织损坏,经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多可获得临床治好。
肺结核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因为肺结核属于慢性病,因此疗程会比较长。为了恢复身体健康,肺结核患者一定要接受正规的治疗。对任何疾病都强调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每个患者来说,药物能控制病情,但不能治疗疾病。为降低死亡率,患者应积极服用药物。
通常规范治疗时间不能小于6个月,在治疗过程中须给予间断复查胸部影像学,以及结核菌相关化验检查,通过化验结果和胸部影像学结果判断治疗效果。如果通过6个月联合药物规范足量治疗,肺部病灶仍不能完全消失,则需要继续规律口服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