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性哮喘的最好治疗方法什么/闻到油膝味.感冒易发.剧...

会员10324278 60 已回复
变异性哮喘的最好治疗方法什么/闻到油膝味.感冒易发.剧咳伴气喘.住院治疗二次.用药头胞.强的松.酮替芬.博尼康.出院不久复发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咳嗽近30年.用抗生索多日无效.后来医生说是变异性咳嗽.加上胺茶碱有效.每年要发二次.冷空气.换季节.感冒.闻到油膝易发.本次2012年9月15日因感冒引发.至今剧咳[一阵一阵咳]晚上睡觉被气足醒后剧咳.有痰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6天前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头胞.清热药物三天.服咳喘丸.复方蒲芩胶囊博尼康.舒利迭.症状还没控制不住.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1有没有更先进的治疗方法.2继续这样用药行不行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蒋兵营 医师 河北省任丘市麻家坞镇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
已帮助用户: 51918
病情分析: 您好,哮喘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其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为接触变应原冷空气后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多长年不愈,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
意见建议:建议您继续应用药物治疗,同时注意避免接触变应原,冷空气,油烟等,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有用0
相关问答

变异性哮喘可以口服皮质激素缓解症状。临床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式:
1、口服皮质激素或β受体激动剂,如果有停药复发的倾向,则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
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在临床上效果良好。
3、如果症状严重,或者使用激素吸入无效,可以在短时间内服用小剂量的激素。
具体的使用方法,要根据医生的面诊来决定。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变异性哮喘患者如果哮喘控制得较好,身体状况感觉良好,是可以适当的进行锻炼,但应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锻炼,不可超出自己的身体耐受力,否则可能诱发哮喘。因跑步时体内失水比较多,当气道失水较多时,极易导致哮喘发作。患者平时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按照医生要求服用止咳平喘药物来控制哮喘,这样就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了。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小儿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另一种形式,即过敏性咳嗽,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
咳嗽持续反复发作,夜间发作一个月以上,运动后可能加重,没有感染的情况,用抗生素治疗长时间没有效果是主要的诊断依据。是哮喘的另一种形式,与哮喘的发病机制类似,持续性气道炎性及高反应性。根据哮喘的治疗原则,可以治疗。小儿变异性哮喘较隐秘,没有哮喘严重,但可能发展为哮喘。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来说,宝宝变异性哮喘的症状是长期咳嗽。
宝宝变异性哮喘一般是慢性咳嗽超过4周以上,通常胸片检查没有炎症病变,以晨起或夜间咳嗽显著为特点,如果是病毒感染、运动后可能会诱发喘息。宝宝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阳性,血清IgE升高,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通常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原则和哮喘一样,需要长期呼吸道管理,家长需要遵医嘱给宝宝服用白三烯抗体阻滞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通常来说,儿童变异性哮喘严重。
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由于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导致咳嗽迁延不愈,从而导致的,所以说变异性哮喘严重影响着正常生活,通常比较严重,建议儿童平时需要注意避免接触易于过敏性物品、食物及药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心情。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变异性哮喘是特殊的哮喘类型,小儿推拿有一定的效果。
它唯一的或者说主要的症状是咳嗽,没有明显喘息气促的症状,有气道高反应性,多数是咳嗽持续发生或反复,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清肺经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清肺经和运内八卦分别按大概3分钟。用手掌擦肩背、胸部,肺俞、膻中部位是重点,擦热然后再搓,斜肋10-25次,按丰隆穴大概3分钟,痰多的延长推拿时间,捏脊6-8遍。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