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这种症状可以考虑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
偏瘫由于偏瘫侧下肢力量差,步行时下肢各关节均出现异常模式,行走时由于足内翻,足跟不能充分着地,容易导致踝部扭伤。膝关节灵活性差,会出现膝过伸。无力站立不稳,足尖不能充分离地,髋关节带动下肢向前甩动,形成典型的画圈步态。应注意加强下肢肌力的康复训练,利用减重系统纠正错误的步行模式,诱发正常的步行姿势。
人体的姿势保持与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基底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临床上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
偏瘫步态又叫画圈步态,是偏瘫病人常见的异常的步态姿势。其特点是患侧的腿在摆动的时候,不是像正常人一样逐渐的往前迈步,而是往身体旁边甩,让腿画圈甩到身体前面,再把重心移到患腿上再迈健腿。
帕金森是锥体外系疾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年龄,环境,遗传,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功能缺陷有关。病人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有些病人也可以有其他症状,比如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幻觉,淡漠,睡眠紊乱,也可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