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内热吃什么药好?

会员140439803 23岁 已回复
之前在医院检查的时候就出现了阴虚内热的情况,后来吃了一段时间的中药,病情减轻了很多,但是却是反复的发作,然后又去医院进行了半个月的治疗,感觉情况还是不错。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阴虚内热吃什么药好?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驻站医生28
擅长:全科
病情分析:阴虚火旺则不能制阳,致使阳相对亢盛发展而成阴虚火旺证.阴虚火旺证可偏重于不同的脏腑,临床所见,以心,肺,肝,肾为主.指导意见:对症中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玉女煎等.具体是否需要服药,需服何种药,请经中医师诊断后由医生确定.避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规律的生活起居,养成定时入睡与定时起床的习惯.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尽量清淡,少沾烟酒.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宜服用生津养阴,清心降火的食物,如银耳,灵芝,百合,金针菜,莲子,连子心,酸枣仁,黄鱼等.在此介绍一些食疗方,供读者选择:枣仁地黄粥:酸枣仁20克,生地黄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滋阴安神之功. 桂圆红枣粥:桂圆肉15克,红枣5~10个,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养血安神之功.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粳米50~100克.煮粥食用,有润肠通便,养心安神之功.百台糖水:百合100克,加清水500毫升,用文火煮至熟烂后,加糖适量,分两次服食.百合甘苦微寒,能清心安神,治疗心烦不安,失眠多梦.盐莲子心茶:将莲子心30粒用水煎,放入盐,每晚临睡前服用.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阴虚内热患者,可酌情进食百合、银耳、黑芝麻、猪蹄、鸭肉、苦瓜、莲藕等食物。如机体症状较重时,可经中医辨证后,服用滋阴降火的中药进行治疗。另外还需要注意,对于阴虚发热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前必须要做好必要的检查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通常可以口服大补阴丸、蒿鳖甲汤等。如兼有体内血虚、血瘀,而又存在体内月经异常表现时,可与四物汤合用。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手足心热虽然是阴虚火旺的表现,但是如果有湿热内蕴,也是可能出现的。如果明确是阴虚火旺,可以去中医看一下辨证治疗。另外,这个年纪最容易出现肝郁化火的问题,建议配合加点去肝火的药物同服。

王燕 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纯中医中药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通常情况下,阴虚内热患者可以适量吃黄瓜、丝瓜、苦瓜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般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一般会出现面颊潮红、咽干、五心烦热等症状,阴虚内热患者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比如黄瓜、丝瓜、苦瓜等。
建议阴虚内热患者可以按照医嘱服用左归丸、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阴虚内热时常见的现象,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
1.咳嗽少痰、咽干、喉痛等是阴虚内热影响肺部的表现。
2.阴虚内热会影响肝脏,使人出现头晕耳鸣口渴、胁肋疼痛等症状。
3.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心悸、气短、胸闷不舒服的现象。
4.阴虚也会影响胃部,导致患者出现食少、腹胀、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5.阴虚还可能会影响肾脏,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手脚心热、男性遗精早泄、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通常情况下,小儿阴虚内热可以推拿内庭穴、天枢穴、足三里等。
1、内庭穴:每天用指肚在骨盆方向上按摩200次,尽量使孩子不会哭,不会感到不适。推拿时间最好在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这是胃经最活跃的时候。
2、天枢穴:用大拇指腹在天枢上揉捏2分钟,这样就能通畅了。3、足三里:建议每次100次,对人体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可以帮助调整脾胃,祛除疾病。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阴虚内热养阴清热,或滋阴降火,阴虚内热其实本质上就是你上火了并伴有阴虚的症状,平时生活中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一定要多喝水,多吃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垃圾食物不要再吃。

王燕 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