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需要作什么手术 费用大概是多少?

会员1026172 47 已回复
心跳加速,呼吸困难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蒋欢梅 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血液病 肾病
已帮助用户: 74106
终止室上速发作的措施:(1) 嘱咐病人深吸一口气后憋住,再用力做呼气动作,或深呼气后屏住,再用力做吸气动作,反复进行。(2) 用压舌板(筷头、匙)压迫舌根部,诱发恶心呕吐动作。(3) 压迫眼球。病人仰卧,闭眼向下看,家人用拇指压迫一侧眼球上方,逐渐增加压力,每次10秒,轮流压迫两侧眼球。压迫时间不可太长,用力不应太大,当室上速速度变慢时立刻停止压迫。青光眼和高度近视者禁用此法。(4) 药物终止发作,必须由医生进行。常用药西地兰0.4毫克,或心律平35~70毫克,或异搏定5毫克,均需在心电监护下(如无此条件可以听诊心跳或摸脉搏)静脉缓慢注射,一旦室上速发作停止,立即停止注射,以免药剂过量。预激综合征伴室上速禁用西地兰。(5) 经家庭救护或药物治疗未见效,持续时间数小时以上,应积极送医院进一步诊治,进行电转复或食道调搏复律。(6) 除以上救护外,室上速病人可按冠心病心绞痛处理,给予吸氧,舌下含硝酸甘油,服速效救心丸等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有时也能起到减轻或终止发作的效果
有用0
相关问答

阵发性心动过速,有房性的,有室性的,一般室上性的心动过速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治疗。一般,会出现生命危险,建议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有的人会自然终止。平时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不焦虑,不紧张,不疲劳。建议完善有关检查,比如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等方面的检查,以排除继发性的原因。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折返机制是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重要原因。具体内容如下:
从心房肌到心室肌间仅有一条由心房肌肉向心室肌传导的传导途径。先天发育和后天的原因可能会导致两条通路。这两个通道可以彼此形成一个环形的回旋,也就是互相作用。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由于心脏的收缩而导致的电流向下传递到心脏肌肉,甚至是心脏肌肉,导致心动过速。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用外科手段消除一条通道,只留下一条通路传导,从而可以治疗该病。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平时注意激烈运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如果出现室上速,一定要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免引起心动过速。另外,不能做攀爬等高危工作,一旦发病,很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还有可能是由于房性早搏或者是室性早搏引起的,所以可以服用倍他乐克等β受体阻断药来抑制早搏。室上速发作时,可以进行憋气等运动,从而终止室上速。如果症状还在继续,建议及时就医。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其特征是突然发作和突然终止。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根源可能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区引发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房室旁道和房室结双径路造成的,也有少部分是由于自律能力提高,或是激活了运动。
可以通过三次以上的心电图来判断阵发性室上性心跳过速,即房性的心动过速和交界区性的心动过速。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内容。
1、心电图:检测有无前刺激,也就是delta波,PR间隔时间有无缩短,有无继发STT变化;
2、心电发作:检测发作次数、QRS波的宽度、P点反向;
3、动态心电图:能清晰地显示发作时的心电图,并能清晰地看到发作的起始和终末,对确诊具有一定的帮助;
4、无创食道调搏:经弱电刺激后,确定其原因;
5、心内电生理学:手术是一种小切口,需要在导管室内植入一根电极,根据病人的心脏兴奋程度,确定发病原因。血压患者、老年人阵发性房颤所致的病理性心动过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需要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和心脏B超检查,确定病因。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呼吸、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治疗。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律过速的处理:出现心绞痛、血压下降等症状,需要马上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如血液动力学正常,可以通过迷走神经的刺激来矫正,比如咳嗽、剧烈的深呼吸、屏住呼吸、使劲呼气,或者使用其他药物进行处理,可以选用腺苷注射液,维拉帕米可以用于单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还可以口服β受体阻断剂,如洋地黄、西地兰、β受体阻滞剂等。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