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针使用针剂,后期可以口服糖丸,安全性较高。
脊髓灰质炎疫苗分为针剂和糖丸。正常的接种程序为2、3、4月龄和4岁时加强一次,多数在2月龄接种第一剂时采用针剂,因为针剂属于灭活疫苗,而糖丸属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可以理解为死疫苗,对机体所造成的反应性较小。使用针剂后再使用糖丸这种操作是为了减少疫苗相关性脊髓灰质炎。
在接种疫苗后,如果宝宝偶尔出现皮疹、腹泻等症状,但一般情况良好,多数在1-2天后会自愈。如果在接种后1周左右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疼、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引起小儿麻痹,即脊髓灰质炎。
有很多宝宝在打完脊髓灰质炎疫苗之后,没有什么特殊不良反应。但也有部分宝宝会出现轻度发烧,甚至恶心、呕吐、腹泻的现象。所以如果宝宝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话,一定要多观察宝宝,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的情况,也不用过于担心等疫苗注射之后24小时之后,这些轻微的不良反应都会随之消失。
脊髓灰质炎是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及弛缓性瘫痪。严重者不仅会造成肢体畸形、肌肉萎缩,还会影响呼吸、泌尿等系统功能。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增加营养摄入,多饮水,避免受风、受寒等。
脊髓灰质炎疫苗分两种。一种是口服的减毒活疫苗(俗称糖丸,现在部分地区改为滴剂),该种疫苗对于无免疫缺陷的儿童来说一般不良反应很小。但对于有免疫缺陷的儿童来说,服用该疫苗后,会有一定比例的儿童患疫苗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另一种为注射用的灭活,相对减毒的来说更安全,但可能会有局部的反应(红肿)或轻微的全身反应(发热)。
通常情况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应做病毒分离或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查等检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病毒分离或抗原检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应做病毒分离或抗原检测,用组织培养分离方法可从鼻咽分泌物及粪便中分离出病毒,病毒分离或抗原检测更快速、敏感检测出结果。
2.血清学检查: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应做血清学检查,可以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酶标等方法进行检测特异抗体。
脊髓灰质炎疫苗偶尔有轻度的发热、腹泻,在遇到急性发热,或者有严重的佝偻病,活动性的疾病,比如肺结核等,或者其一些急、慢性疾病的时候,暂时不适合使用此类疫苗。经过积极地接种,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免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