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牙是哪几颗

会员82161590 12 已回复
我刚刚换完了牙齿,爸爸问我现在有多少颗恒牙,我数不清楚,我想请问恒牙牙齿有多少颗?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范慧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肥胖、甲状腺及肾上腺等内分泌...
正常人换牙之后的恒牙数量是28颗,有些人会在成年后逐渐长出4颗智齿,恒牙的数量会增加到32颗。
恒牙是乳牙脱落之后口腔中新长出的牙齿,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是在六个月左右开始长出,两岁半或者是三周岁全部形成,这个阶段也称之为乳牙列阶段,乳牙一共20颗。乳牙掉落后,恒牙长出,恒牙在正常的情况下有28-32颗之间,如果不存在先天缺牙或者是多生牙的情况下,没有智齿的存在,正常人是恒牙28颗;如果有智齿存在,需要根据智齿的情况,是有32颗恒牙。
建议:要注意保护恒牙,避免出现龋坏。睡前早起后记得刷牙,选用无刺激性的牙膏及牙刷,最好使用温水刷牙即软毛牙刷。
有用0
相关问答

正常人换牙之后的恒牙数量是28颗,有些人会在成年后逐渐长出4颗智齿,恒牙的数量会增加到32颗。
恒牙是乳牙脱落之后口腔中新长出的牙齿,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是在六个月左右开始长出,两岁半或者是三周岁全部形成,这个阶段也称之为乳牙列阶段,乳牙一共20颗。乳牙掉落后,恒牙长出,恒牙在正常的情况下有28-32颗之间,如果不存在先天缺牙或者是多生牙的情况下,没有智齿的存在,正常人是恒牙28颗;如果有智齿存在,需要根据智齿的情况,是有32颗恒牙。
建议:要注意保护恒牙,避免出现龋坏。睡前早起后记得刷牙,选用无刺激性的牙膏及牙刷,最好使用温水刷牙即软毛牙刷。

范慧 副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肥胖、甲状腺及肾上腺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尤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心血管并发症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恒牙缺失患者,可以通过正畸治疗,为种植、修复等口腔治疗开展间隙,或者调整好间隙,更利于种植和修复治疗,确保良好的矫正效果。对于牙齿缺失做矫正,其实是很常见的,当然大家牙齿缺失的情况可能存在区别,比如有的人很小的时候摔掉了一颗牙,或者车祸等各种外力因素导致牙齿的缺失,也有先天缺失牙齿的情况。针对不同的牙齿缺失,在矫正前面诊医生后,会对不同的牙齿缺失情况做出判断,然后综合患者需求,根据医生专业的意见给出合理的矫正方案。

梁晋 副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前牙美学种植、微创种植、全口种植和各种严重骨缺损病例的口腔种植和相关骨增量技术。

通常在乳牙时期,人的口腔中大概有二十颗牙齿,分别是乳中切牙四颗,乳侧切牙四颗,乳尖牙四颗以及乳磨牙八颗。等过了六岁换牙,到了恒牙时期,口腔中牙齿的数目就达到了二十八到三十二颗,分别是四颗中切牙,四颗侧切牙,四颗尖牙,八颗双尖牙和八到十二颗磨牙。这些与乳牙名称相似的牙齿与原来的分布位置也相差不多,对称的均匀分布在上下颌骨的两侧。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恒牙就是人类的第二副牙齿,在乳牙更替之后长出来的牙齿,一般从六岁左右开始萌出,到12-13岁左右,除智齿外全部萌出结束,智齿一般18岁之后开始萌出。它包括28-32颗牙齿,4颗中切牙,4颗侧切牙,4颗尖牙,8颗前磨牙,4颗第一磨牙和4颗第二磨牙以及0-4颗智齿。恒牙萌出之后是使用一辈子的,脱落之后就要镶牙了。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长出的恒牙是不会更换的,只有乳牙才会更换。如果恒牙出现的掉落或者龋齿应当尽早做治疗。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时最好使用牙线间隙刷,及时清除牙齿缝隙间的食物残渣,可以防止龋齿的发生。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小儿恒牙萌出延迟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第一是由于乳牙过早脱落,由于牙龈坚硬而造成的恒牙延迟,需要进行开窗手术,通过牵引辅助萌动。牵引的标志是在恒牙切缘从齿槽处突出到齿龈下。过早的牵引会导致疤痕的产生,恒牙的萌出就更难了。第二种情况是由于牙瘤、多生牙囊肿等疾病导致恒牙较难萌出,所以要进行手术切除,以待恒牙萌出或正其牵引复位。第三种是系统性疾病导致的恒牙萌出延迟,需要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