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压差小于30有什么危害

会员16461426 已回复
脉压差小于30有什么危害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如果没有明确的原因和身体的异常情况,可能是体质性低血压,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危害。
正常成人的脉压差是在30-40毫米汞柱,这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一般大于60毫米汞柱,属于脉压差增大,小于20毫米汞柱,属于脉压差变小。对于脉压差低于30的状况,一般问题不是很严重,如果没有什么明确的病因,身体没有什么异常的状况,这可能是体质性的低血压。
建议:饮食应增加营养,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有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喝点相关的药物或人参红枣,平时积极坚持治疗,注意休息保暖。
有用0
相关问答

如果没有明确的原因和身体的异常情况,可能是体质性低血压,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危害。
正常成人的脉压差是在30-40毫米汞柱,这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一般大于60毫米汞柱,属于脉压差增大,小于20毫米汞柱,属于脉压差变小。对于脉压差低于30的状况,一般问题不是很严重,如果没有什么明确的病因,身体没有什么异常的状况,这可能是体质性的低血压。
建议:饮食应增加营养,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有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喝点相关的药物或人参红枣,平时积极坚持治疗,注意休息保暖。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脉压差过小起因于周围血管的弹性与顺应性减退。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压差值成为脉压差,正常值约为40毫米汞柱。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为20到60毫米汞柱。压差大于60毫米汞柱称之为脉压差过大,小于20毫米汞柱称之为脉压差过小。血管弹性减退主要是因血管内膜下有大量脂质与钙盐沉着及血管内膜中层、平滑肌肌层增生造成的。这些过程除受调节外还受患者年龄、性别、内分泌脂质代谢及糖代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无不适感的脉压差小不必过于介意,因其对健康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如果介意,可以到正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张宇梅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从事肾脏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在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急慢性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血液净化技术及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贫血、高磷血症等并发症的治疗。

高血压脉压差大危害有造成心脏扩大或动脉壁关闭不全。
脉压差是指舒张压和血压的差异,在临床中,通常在30-40mmHg之间,超过60mmHg被称作脉压差增加。脉压差是一种很好的反应,它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生理反应,如果脉压差异较大,则是由于动脉的弹性和功能受损,导致管壁变硬。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都会导致血管的弹性和收缩压的增加,舒张压下降。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过度工作,导致心脏增大或者是血管壁不完整。高血压可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变,如脑梗、血管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差值变成了一个大约40mmHg的脉冲压力差。正常人群的脉压在20-60mmHg之间。
如果血压差超过60mmHg,称为脉压差太大,低于20mmHg称为脉压差太小。由于周围的动脉弹性和顺应能力下降,所以脉压差太低。血管内膜下存在着丰富的脂质和钙盐沉积以及血管内膜中层和平滑肌肌层的增殖,从而导致血管的弹力下降。除了受到调控,患者年龄、性别、内分泌脂质、糖代谢等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作用。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脉压差的正常值在30~50mmHg之间。
脉压差在20mmHg以下可以定义为脉压差的降低。脉压差变小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变小。可见于血压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高血压初期、重度二尖瓣狭窄、重度心功能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末梢循环衰竭、各种休克、肥胖、血液粘稠度升高、糖尿病、高脂血症。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脉压差一般是30-40毫米汞柱,低于20毫米汞柱就是脉压差降低。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休克、末梢循环衰竭等。可以通过心脏彩超、脑利钠肽等检查来明确脉压差的原因。如果是由心包积液导致的,则要采取抗感染、心包穿刺等病因治疗。如果是瓣膜狭窄,则要进行外科手术。如果不是以上所说的器质性心脏病,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或者是因为收缩压下降而导致的脉压差下降,需要多做运动,可以服用调节神经的药物,比如谷维素。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