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正常值范围在(125~350)x10^9/L。血小板过低可导致出血,血小板过高既可以导致出血,也可以导致血栓性疾病。
如果血小板高,但低于600x10^9/L,而病人小于60岁,没有血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病等,是没有症状的。如果血小板高超过600x10^9/L,且大于60岁的,就可能发生出血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果出现症状,就是皮肤粘膜出血,胃肠道出血,可表现呕血、黑便或新鲜血便,或者是发生脑梗死,而出现头晕一侧肢体无力,严重者可有意识、语言功能障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表现为下肢肿胀,发生肾静脉血栓则表现为尿血、肾功能不全等。
建议一般要查找原发病因素,并加以治疗,平时要注意健康的生活习惯。
血小板增高,生理性的原因,往往都是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炎症反应性的增高。病理性的增高,往往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比如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重要的是需要将诱发因素祛除。血小板计数偏高有可能是因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造成的。
如果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过高,则相对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因为血小板的增加可能导致血液粘度的增加,从而可能导致血管脆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甚至堵塞、脑脊塞、心肌梗塞等变化。所以是坚持积极加强体育锻炼和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一般来说,婴儿血小板计数偏高,一般是由感染引起的,主要是由于病毒和变态反应引起的。如果有免疫病,则应注意到血小板的数量增加。除了血小板计数升高之外,还有血常规中的其它一些指标也有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可能是因为一些血液系统的问题,例如原发的骨髓病变,或是其它的血细胞异常增加,或是贫血,或是白血病等。如果出现血小板计数升高的病因必须结合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及其它化验结果来进行综合诊断。
血小板计数偏高,分为原发性计数偏高和继发性计数偏高。原发性计数偏高,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特别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