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失眠需要多久

会员164145926 38 已回复
我最近出现了失眠,医生让我艾灸我想问一下艾灸治疗失眠需要多久的时间才能好呢?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
一般失眠在艾灸治疗后1-2天即可治愈。
艾灸是虚火。因为艾灸会自然渗漏。这是正常现象。治疗方法宜艾灸后多喝温水,注意适量休息,调整日常生活,饮食清淡。如果非常激烈,可以灸1~2天,冷静下来再灸。如果火候不是很严重,可以继续艾灸,一般再灸1-2天,火候就会消失。艾灸可表现为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部分红疹、水疱、乏力、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出血、全身不适等。一般不要慌张。用艾灸足三里穴,也可以多喝水。必要时第二天停药或灸治,症状很快缓解。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失眠在艾灸治疗后1-2天即可治愈。
艾灸是虚火。因为艾灸会自然渗漏。这是正常现象。治疗方法宜艾灸后多喝温水,注意适量休息,调整日常生活,饮食清淡。如果非常激烈,可以灸1~2天,冷静下来再灸。如果火候不是很严重,可以继续艾灸,一般再灸1-2天,火候就会消失。艾灸可表现为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部分红疹、水疱、乏力、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出血、全身不适等。一般不要慌张。用艾灸足三里穴,也可以多喝水。必要时第二天停药或灸治,症状很快缓解。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针灸治疗失眠的时间也因人而异,根据个人体质、病情长度、患者个人情况,针灸治疗的效用时间也不同。
对于失眠针灸治疗,部分患者从当天开始就有效。部分患者在针灸治疗失眠的2~3天内应该能感受到这种效果的存在,但想维持治疗,维持效果,但需要更多的治疗。因为治疗效果要累积,患者的状态要逐渐改善,所以针灸治疗失眠的治疗时间比较长。失眠患者要注意规律的休息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可以服用谷维素和维生素来调节神经,促进睡眠,食物要多吃核桃、枣、阿胶等食物来补充气血。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针灸治疗失眠需要近10分钟。
中药通常适合治疗失眠。中药内服配合局部热疗和针灸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针灸刺激穴位经络,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一般来说,针灸治疗当天会好转,如果不超过10天,就会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另外,建议良好的休息习惯也有帮助。针灸可以治疗失眠、失眠、睡眠障碍等,患者经常出现头痛、眩晕、乏力、达蒙等症状,长期失眠可引发其余疾病,如高血压、内分泌障碍等。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最好每天练习一个小时左右的瑜伽。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每天练习半小时瑜伽。坚持一个月左右可以帮助治疗失眠。
练习瑜伽可以使人的心灵平静,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愉悦身心,避免烦躁。此外,练习瑜伽还可以控制患者的身体行为,控制大脑。瑜伽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对身体非常有益。尤其对于失眠患者来说,练习瑜伽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但是,每天不宜超过3小时,训练时间过长,对身体不利。反而会导致肌肉韧带过度拉伸,造成肌肉拉伤等,使身体容易疲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针灸治疗失眠有的人几分钟就听到呼噜声,就很快进入深度睡眠,一般多数针灸1-3次以后就可以取得临床效果,但是对于病程比较长、病情比较重的人,往往需要经过治疗一段时间以后,1-2个疗程以后才可能取得效果。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针灸治疗失眠一般情况下3-5次就会有效果。
1、如针灸过程中患者可能有瞌睡,但起完针以后晚上又睡不着。
2、到了2周以后,效果会更加明显。所以根据临床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的疗程一般在15-20天。
3、15-20天以后如果还不好,休息2-3天以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一般情况治疗失眠1-3个疗程基本上可以,好多情况下2个疗程就可以,再配合其他治疗会好的更快。
4、若到第3个疗程还一点效果都没有,该情况下就要考虑治疗办法是不是有问题,还要考虑是不是还有别的疾病影响睡眠。不能继续再进行第4个疗程、第5个疗程,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