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骨折之后的患者大都需要长期的休养才能够重新恢复健康,很多下肢骨折的病人迫不及待想要行走,但是过早行走有危害。
骨折后过早的行走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可造成外固定的失效、骨折错位、骨头长不住或者畸形愈合。如果是在手术治疗的患者由于长期的外力作用于钢板钢钉可引起金属的疲劳,久而久之造成钢板钢钉的断裂。另外过早走路还可以出现骨折断端的不稳定,从而造成骨头不连接、长得慢、长好后出现肢体的畸形等并发症。
骨折后什么时间行走一定要听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自做主张,以免后悔莫及。
因周围韧带的损伤,形成撕脱骨折。
有些患者骨折后,医生建议石膏固定6到8个周,平卧静养两个月。但因为,工作生活原因,患者骨折后1到2个周就拆除,石膏外固定,进行负重活动。都会不定程度的出现骨折端肿胀疼痛,引起骨折愈合缓慢,骨髓炎的发生,严重的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感觉障碍,深静脉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引起肺拴塞危及生命,或出现再次骨折错位而需要二次手术治疗。
骨折皮肤局部,冷敷,一次20分钟,一天2到3次。骨折后建议冷敷3到5天,根据肿胀程度而定。给予消肿,活血,通经活络输液治疗。
骨折过早走路的话,会导致固定的石膏的松动,引起骨折断端的不稳定同时骨折断端,也会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可能出现不完全的瘫痪。
骨折过早走路的危害有很多,首先骨头愈合不良,有可能形成二次损伤。其次在受寒、受冷以后会出现受伤部位的疼痛、酸困、发痒等症状。所以骨折以后尤其下肢骨折,不能过早的走路,一定要等到骨折完全修复,然后通过循序渐进锻炼恢复,最后才能走路,一般下肢长骨骨折必须修复到半年以上才能够走路,而且也不能长时间行走或者负重行走,必须循序渐进缓慢锻炼,逐步的让骨折功能完全愈合以后,才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负重前行,或者长距离行走。
骨折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心率功能的保护至关重要;2、观察病人的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出现;3、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保护肌肉关节的功能;4、注意饮食平衡,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骨折后过早走路的危害,主要是可以加重骨折移位的风险,容易增加局部损伤。如果本身是采取保守治疗,如果因为过早走路,必要时需要选择手术治疗。其次对于下肢手术后的骨折也会增加骨折移位与内固定移位,松动的风险。可以影响骨折愈合的质量以及时间。如果是骨盆骨折,过早的活动也会增加对于内脏器官的压迫,严重的情况也会增加出血。
粗隆间骨折过早走路会都导致骨折部位难以愈合。
由于过早的负重走路,会出现神经肌腱的粘连,导致骨折的地方难以愈合,从而导致髋关节以及膝关节的屈伸的功能恢复缓慢。
建议:下地走路之前需要拍X光片,骨折愈合良好后,方可酌情下地活动。并且要多摄入蛋白质多的食物。
骨折过早走路的危害有骨折断端错位、造成骨不连等。骨折愈合标准是骨折达1个月,X线片显示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局部无压痛,纵向无叩击痛。过早的负重运动可能导致下列危险:
1、骨折断端错位:在骨折的初期,两个断端是由纤维相连的,在后期形成骨痂,将其固定的很好,在临床上没有完全愈合之前,如果过早的进行功能训练,会导致两根骨头断裂的位置不稳。
2、骨折断端错位的形成:骨折的两端没有牢固的固定,过早的运动会使骨折的两端前后运动,造成骨折的骨块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