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38.5度怎么办

会员140165913 已回复
小孩发烧38.5度怎么办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小孩发烧38.5度一般可以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儿童体温38°5,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没有任何不适的迹象,可以通过服用温水来查找病因。如果孩子出现了精神不良、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可以通过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进行治疗。儿童出现高热惊厥史要及时退烧,并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避免出现高热惊厥。退热是对症的一种疗法,而非对因,要找到病因,对病因进行合理的处理,这样才能让发烧恢复正常。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孩发烧39℃需要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以作退热处理。在用退烧药的同事用温热水泡澡,让孩子多喝点热水。如果孩子反复发烧,体温不容易退下去,比如用退烧药之后,孩子发烧仍持续在39℃以上超过2个多小时,最好去医院把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查一下,看孩子发烧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可配合吃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精神状态也比较好,可以在家里退烧处理,观察3-5天。建议观察孩子的情况,必要时去儿科做一个检查,查看发烧的原因,让孩子多喝水,室内要定时通风,清淡饮食和禁忌生冷刺激性食物。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一般情况下,小孩发烧39.8度,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日常护理等方法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小孩发烧39.8度,属于高热的范畴,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药物给宝宝治疗。
2.物理治疗:小孩发烧39.8度,可以贴退热贴、用冰块冷敷额头、温水擦浴等,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
3.日常护理:可以给小孩吃白粥、汤面等,少吃多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时多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具有增强体质的效果,还要多晒太阳。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小孩发烧38.5度一般可以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儿童体温38°5,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没有任何不适的迹象,可以通过服用温水来查找病因。如果孩子出现了精神不良、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可以通过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进行治疗。儿童出现高热惊厥史要及时退烧,并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避免出现高热惊厥。退热是对症的一种疗法,而非对因,要找到病因,对病因进行合理的处理,这样才能让发烧恢复正常。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来说,小孩发烧39℃,应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小孩发烧39℃,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小孩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之类的药物进行退热治疗。另外,也要监测小孩的体温变化,同时观察睡眠以及排便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带小孩到医院检查。此外,需要让小孩多饮水,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废物与毒素,饮食方面一定要让小孩吃清淡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通常情况下,小孩发烧37.4度可以通过退烧药物、消炎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37.4℃属于高烧,37.2~38℃属于低烧。38至39摄氏度属于轻度发烧。39至40摄氏度是高温。37.4℃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服用退热药物,注意孩子在38.5℃以下可以服用退热剂。此外要定时测量身体温度,一天四次,如果发现有持续的低烧,可以去医院进行致病原因的检验。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通常情况下,2岁小孩发烧38度了可以使用药物、物理方法来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发烧是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如果2岁小孩发烧38度了,可以使用药物来治疗,比如头孢克肟颗粒、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同时可以联合小儿退热贴、退热栓以及温水擦浴等退热方法来治疗。如果用药后体温降后又再升高或精神萎靡,则建议到医院诊治。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