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宝宝每天的大便频率与宝宝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喂养习惯有关。正常情况下,宝宝每天都会有2-4次的粪便,多数为淡黄色的膏状物。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一天一次或两次的粪便会形成。如果宝宝在三个月内没有排便,那么就应该是因为母乳喂养导致的宝宝出现了便秘。宝宝一天排泄四次以上,可能是因为肠胃不好导致的,所以要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每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每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新生儿可在分娩中或出生后立即排小便,尿液色黄透明,开始量较少一周后排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20余次。
新生儿奶量通常是出生第一天每次喂奶约5-10ml;1-2周时约30-60ml;2-3周时约60-90ml;3-4周时约90-120ml。正常的足月宝宝在出生后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吃到母乳,这样可以更早的接触到妈妈。哺乳婴儿应按需要喂食,不定时,不限量,当婴儿饿了或母亲的奶水上升时。不同的婴儿的奶量不同,最好是让孩子吃饱后感到满意为宜。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正常体温与成人、儿童的体温基本相同,但是由于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完全发育,所以其体温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如果新生儿包裹的比较厚,或者穿的太多,会引起体温升高。如果是低温的话,新生儿有体温不升高的情况,就要做好保暖工作,要注意保暖,不要穿太厚的衣服,另外宝宝的体温没有性别的差别。
新生儿的黄疸不超过205μmol/L(12mg/dl)是正常的,而早产儿通常不会大于256μmol/L15mg/dl。
正常来说,生理性的黄疸在两个星期后会慢慢消失。新生儿黄疸是因为体内的胆红素代谢不正常,超过了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了体内的胆红素含量增高,从而造成巩膜黄染、黄染。新生儿的黄疸有两类,一种是生理性的,另一种是病理性的。2个月后出现黄疸仍高于正常范围,是指病理性的黄疸。出现这种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宝宝的大便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是拉稀,那么很可能就是肚子不舒服腹泻。如果大便成形一切都正常只能说明宝宝消化系统比较好。如果是在月子里的宝宝,是正常的,二十四小时内都要用七八片尿裤,多的要用十几片。大便的次数要根据宝宝吃奶粉或者母乳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吃母乳的孩子一天大便三到五次左右,个别孩子会出现乳糖不耐受或者其他情况,则大便次数可能会增多,人工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相对来说就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