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天疱疮早期症状的部位多在口腔黏膜,好发于颊部、上腭部的黏膜,部分会累及到唇红,表现为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糜烂面,严重者会出现咽喉部症状,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等。
组织病理特点是棘细胞层松解,表皮内裂隙及水疱形成。棘细胞的棘突变性萎缩,出现松解,棘细胞间失去联系,产生裂隙,形成大疱,单个或成群的棘细胞游离于疱腔之中,即所谓“棘层松解细胞”。
临床表现各型天疱疮的基本损害均为松弛性薄壁大疱及糜烂面,且不易愈合,棘刺松解征阳性。寻常性天疱疮常有口腔黏膜损害。免疫荧光取水疱周围皮肤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表皮细胞间荧光,取病情活动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检出天疱疮抗体。
天疱疮早期常见的表现是仅在前胸或躯干处有1-2个水疱,常不被注意,在正常皮肤上往往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不融合,疱壁薄而松弛、易破,破后露出红湿的糜烂面,感染后可化脓形成脓血痂。
基本病理变化为表皮棘细胞的棘刺松解,形成表皮内裂隙和大疱。疱液中有棘刺松解细胞,这种细胞胞体大,呈球形,胞核大而深染,胞浆均匀嗜碱性。不同型棘刺松解的部位不同。寻常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发生在基底层上方,因此水疱在基底层上。增殖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部位与寻常性相同,但有明显的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并有嗜酸性粒细胞组成的表皮内脓肿。落叶性、红斑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部位在颗粒层或棘层上部。
寻常型天疱疮,初起时仅为少数水疱,逐渐遍及全身,用手轻轻推移水疱可使之扩大,也可以使表皮脱落。水疱周围无红晕,内容物清澈,久之可混浊或呈血疱。疱壁破后露出糜烂面,有少量液体渗出。出现水疱、糜烂,病者常会由于疼痛而进食困难。增殖型天疱疮,常由寻常型天疱疮转化而来。损害多发生于皮肤皱褶处,如腋窝、乳房下、颈部及口腔粘膜等地方。最初为水疱或大疱,疱破后,基底部逐渐增殖,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恶臭,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