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病,是正常现场,不要担心。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平时注意引导宝宝要多教育和慢慢引导,此外是否存在微量元素缺乏,例如是否存在缺铁或缺锌缺钙等情况,因此建议完善微量元素检查,平时宝宝注意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注意均衡营养即可。
小儿咬指甲可能是孩子自找安慰的表现。时间长了就成为习惯,也可能是缺锌引起的,或者是其他因素引起的,这种不良习惯容易感染炎症,需要戒掉这种不良习惯。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放一个玩具在他手里,让孩子拿东西等,淡化咬指甲的行为。
考虑到如果宝宝经常咬指甲,很有可能是缺钙引起的,可以带宝宝去医院做个微量元素检测,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平时一定要注意,多让宝宝晒太阳,能有效促进钙吸收,提高免疫力。然后多让宝宝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比如鱼虾大骨汤等。也可以给宝宝服用儿童迪巧维d钙颗粒进行治疗。
咬指甲是一种常见现象是孩子缺锌的表现之一。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咬指甲的经历。咬指甲的习惯往往不在意。咬指甲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对健康成长有不少危害。爱咬指甲,有时往往反映一种心理情绪,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
儿童咬指甲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一、模仿,儿童是很爱模仿的,他们可以模仿幼儿园或者学校的其他同学咬指甲,然后学会咬指甲,并将其牢牢的记在心里。
二、卫生不良:家长没有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如果指甲变长了,或者指甲上有倒钩,就会用牙齿把指甲给拔下来,而这种吮吸和咀嚼是伴随着的,进而出现咬指甲的行为。
三、精神因素:不和谐的家庭、害怕老师的批评、害怕惩罚、重大事故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精神紧张。咬指甲可以缓解紧张和不安,因此会出现咬指甲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