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额头体温正常温度范围是多少

会员1282641 已回复
婴儿额头体温正常温度范围是多少,今天摸宝宝的额头感觉比较烫,婴儿额头正常温度是多少?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
宝宝额头的温度是在36度到37度之间,若高于37度5属于发热,但额头的温度受出汗、环境温度、湿度、服装穿着等外界因素影响的较大,测量结果并不是很准确。如想判断宝宝是否发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腋下温度测量法。如果超过37度3属于发热,需根据病因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宝宝额头的温度是在36度到37度之间,若高于37度5属于发热,但额头的温度受出汗、环境温度、湿度、服装穿着等外界因素影响的较大,测量结果并不是很准确。如想判断宝宝是否发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腋下温度测量法。如果超过37度3属于发热,需根据病因治疗。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宝宝额头的正常范围的温度是在36度到37度之间,若高于37度5属于发热,但额头的温度受出汗,环境温度,湿度,服装穿着等外界因素影响的较大,测量结果并不是很准确。如想判断宝宝是否发烧,需要给测量腋下,肛门或口腔的温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腋下温度测量法。腋下温度正常是在36度2到37度2之间,如果超过37度3属于发热,需根据病因治疗。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一般来说,儿童体温正常范围是以下的情况。
一般儿童腋窝正常温度在36~37℃之间,肛门正常温度在36.2℃~37.8℃之间,如果腋窝温度超过37.2℃,或者儿童肛门温度超过37.8℃,就可以定义为发烧。根据发烧的程度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低热为体温在37.5℃~38.0℃为低热,中度发热体温在38.1℃~39.0度,高热体温在39.1~40.4℃,超高热体温则是40.5℃以上。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一个月宝宝正常体温是在36℃~37.2℃之间,如果宝宝体温升高,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着凉感冒了;也有可能和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有关系;腹泻也可以导致宝宝发烧。可以观察宝宝有什么症状,对症治疗。也可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查明病因以后对因治疗。如果宝宝体温正常就不需要担心,如果体温在35℃之内,属于体温过低,也需要去医院检查病因,确定诊断再治疗。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口腔温度正常范围通常是36.3-37.2℃。
体温检测属于一般体格检查中常规监测的生命体征指标之一,体温的监测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正常情况下,口腔温度通常在36.3-37.2℃区间内,而女性在来例假期间可能会出现体温变化,导致口腔温度略有波动。平时需要多喝水,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在早上五点到七点左右体温偏高。

尹新芹 主任医师 五官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婴儿额头温度和体表温度是一样的,为36.5到37.2°C之间算正常。
如果体温超过37.5°C就是低烧,但是用体温计量额头温度,这个没有具体的规定,因为受好多因素影响,比如出汗过多会导致宝宝体温过低,空气环境温度偏低或者是日光照射之后温度都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如果家里可以采取物理降温,让宝宝多喝水,必要的时候,应用退热贴或者是退热栓。是一种简单的测试办法,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最好家里备好体温表。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