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的诱发因素与母乳喂养有关,不同于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它只会在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通常在出生后4—5天出现,并逐渐增加。胆红素升高可持续约10天,然后黄疸逐渐减少,并在3-12周内恢复正常水平。孩子们中的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当胆红素达到20毫克/分升时,可以进行光疗,通常不需要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所谓的母乳性黄疸,通常是指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这对孩子发育没有影响。
母乳性黄疸是能打疫苗的,但是只有确定宝宝只是母乳性黄疸,而不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黄疸才可以打疫苗。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孩子生后两周皮肤发黄现象就完全消退了。如果黄疸在宝宝生后两周还没有消退,就需要明确引起黄疸的原因,如果确定仅仅是母乳性黄疸可以打疫苗。
新生儿黄疸是由肝胆湿热引起的,如果是母乳喂养,必是母亲的湿热体质导致。需要立即停止哺乳。乳喂养,改喂奶粉,用中药茵陈煎汤给孩子喝,母亲每天用芹菜(西洋芹)半斤煮水喝,来消除体内积累的湿热,并少吃鱼和猪肉,好后如想继续母乳喂养,切记母亲不可食用鸡汤。
停止母乳三天黄疸明显好转就是母乳性黄疸。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药物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
一般情况下,母乳性黄疸的孩子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具体分析如下:
母乳性黄疸患儿的胆红素数值在12mg/dl以下,另外,缺乏哺乳还会导致黄疸的恶化,还会导致婴儿消瘦。如果是在哺乳期间,胆红素大于12mg/dl,并且持续10-14日后,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确定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大部分的乳源性黄疸儿童都是健康的,可以食用优质的牛奶和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