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塞会引起脑出血,成为出血性脑梗塞。出血性脑梗塞是由于脑梗死灶内的动脉自身滋养血管同时缺血,导致动脉血管壁损伤、坏死。脑梗死是因为血管供血不足导致的血管病和脑组织缺血坏死,而脑溢血,也就较脑出血,是因为高血压所造成的脑血管破裂。
脑梗死后出血是一种急性期的脑出血。因为在脑梗塞的初期,可能会引起血管源性水肿,如果积极的进行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会使脑组织的灌流速度加快,从而引起脑灌注损伤,造成梗塞周边的区域渗血,严重的时候会引起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颅内压继续升高,从而引起脑疝,从而危及生命。所以对于患有脑梗的患者,在治疗初期要注意血压,定期做头颅CT检查,以避免出现大出血。
脑出血与脑梗塞在病理学上有很大不同。
脑梗的发生机制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上的厚度会增加,管内的管腔会变窄,从而造成血液循环受阻,从而造成大脑细胞缺血缺氧,从而造成神经的损害。对脑梗塞的治疗以抗栓剂为主。
脑出血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高血压导致了脑内的血管瘤,血管瘤的爆裂导致了脑内的血肿,导致大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导致四肢的机能出现缺陷,从而导致大脑缺损。防止再出血、防止并发症、抢救性命是治疗脑溢血的主要措施。对于脑出血病人,不能使用抗血栓药物。
脑梗和脑溢血两种疾病均是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梗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溢血是一种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梗塞灶的大小和出血量的多少,与发病部位也有一定关系。如果为脑干梗死或脑干溢血时,患者一般病情较重,可以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出现四肢瘫和球麻痹。如果为大脑半球脑梗死,大面积梗死时症状也比较严重,可以出现偏瘫、偏盲、偏身感觉异常,严重者会出现昏迷,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大量脑出血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可以出现意识障碍,比如嗜睡或昏迷,患者常常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其病情一般比较严重,但是脑溢血的患者总体比脑梗死后遗症少,死亡率较高。
多吃有利于病情恢复的食物;限制脂肪的摄入量;适当的增加蛋白质;禁止吃含糖类的甜食。
脑梗死(脑梗、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要因素: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脑出血(脑溢血):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脑溢血比脑梗塞更严重一些,脑溢血和脑梗塞均是严重性的疾病。从凶险程度看,脑溢血较脑梗塞严重、凶险,因为脑溢血发生时伴有出血且病程进展快,随着出血量的增加,易引起脑疝导致生命危险。脑溢血和脑梗塞症状表现的区别是脑溢血发病急,进展快,伴有偏瘫、失语或神智障碍、昏迷、呕吐。脑梗塞进展缓慢,病情常逐渐加重。早期表现麻木、偏瘫,随着时间的进展,表现为头痛、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