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抗脑梗死的溶栓剂有尿激酶和阿替普酶。阿替普酶是一种适合于发生在4.5个钟头之内的病人,它具有其它的血栓处理的适应症。尿激酶的作用是发生在6个小时之内,并且有其它的溶栓性疾病。溶栓疗法能够快速的恢复大脑血液流量,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拯救已经发生了功能变化的缺血半暗带,使其临床上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从而降低致残和死亡率。
溶栓药物没有口服制剂,口服的药物有抗血小板,抗凝等抗栓药品,急性心肌梗死发生12小时内可以考虑进行溶栓治疗,为静脉应用溶栓药物。口服的溶栓药物一般为中成药制剂,有溶栓胶囊等,另外要配合预防血小板凝结血栓形成的药物。
脑梗塞溶栓风险有很多,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出血是最常见的危险并发症,要密切注意有没有出血的征象,常见的有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粘膜出血等。
第二,再灌注损伤是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一种主要并发症,它可能与自由基损伤、钙超载、脑水肿等因素相关。
第三,再阻塞是溶栓后再发的主要因素,再通溶栓后再闭塞的发生率约为10%-20%。
溶栓药物是指以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维蛋白溶酶原,使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而溶解血管内的血栓。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用的溶栓药有以下三类尿激酶,一般是30分钟内给予静滴150万-200万单位,链激酶一般是以150万单位静脉滴注,60分钟内滴完。
如果患有脑血栓,静脉血栓等相关疾病,需要在急性期经过静脉给予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理疗,控制病情稳定后再使用口服药物最为后续治疗,口服的溶栓药物一般为中成药制剂,有溶栓胶囊等,另外要配合预防血小板凝结血栓形成的药物,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