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怎么检测

会员1599317 已回复
我被查出继发性高血压,一直靠吃药控制,想知道继发性高血压怎么检测?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测定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高低,以便了解心血管的情况,从中发现动脉硬化、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同时应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了解心脏的情况,判断心肌是否缺血,左心室是否肥厚。拍x光胸部正位片,观察主动脉有无扩张、延长等,以了解心脏的血管情况。
有用0
相关问答

测定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高低,以便了解心血管的情况,从中发现动脉硬化、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同时应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了解心脏的情况,判断心肌是否缺血,左心室是否肥厚。拍x光胸部正位片,观察主动脉有无扩张、延长等,以了解心脏的血管情况。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占5%-10%。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采用个体化策略,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和肾移植后等多种肾脏病变,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终末期肾病患者80%-90%合并高血压。即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包括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动脉粥样硬化,前两者主要见于青少年,后者主要见于老年人。是由于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明显增高,引起高血压及患肾功能减退。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于高血压而言,按其病因大致有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之别。就
继发性高血压而言,其中表现为血压增高等临床上的病症,所以检测到患者的血压增高之后首先要排除的。
对于继发性高血压中最为多见的几种病,如称为肾实质或肾血管发生病变等。也有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压增高。对于上述这些继发性高血压中最为常见者,应作有关检查加以排除,如肾脏超声、肾血流检查、肾上腺检查等。
也有需要对头颅进行CT或核磁观察是否有垂体问题,还需要对心脏进行超声检查,看看是否有心脏原发病。及鉴于此甲状腺功能亢进,若疑似患有甲亢导致血压增高时,应该进行甲状腺功能激素检测。
再有就是对于这种库欣综合征可以进行24小时尿液中17羟皮质醇含量的检测,这也是对于这种特殊疾病进行的一些特别检查。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有高血压,也就是所谓的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原发性高血压,一般都是终身口服降压药。继发高血压是一种有明确原因的高血压,只要找到原因,消除或控制住了原因,就可以得到根治,甚至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肾性、内分泌性及其他因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分为肾本质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青少年的高血压多属于肾性高血压,此外,也存在着由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血管性高血压。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有肾实质损害、肾动脉血管的狭窄、主动脉收缩等。
一、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性肾炎多发生在十几岁的孩子身上,发病时多为链球菌属,尿液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状。慢性肾脏炎会出现明显贫血、血浆白蛋白低、蛋白尿提前、低血糖和低血糖等症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只有到了中年和中年以后,才会有肾脏损伤,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明显的贫血和尿常规的变化。
二、肾动脉血管的狭窄,与纤维肌性不完整、肾动脉非特异性炎症有关。经肾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肾造影、肾血管造影、肾素升高等检查,可以明确其临床表现。
三、主动脉收缩:为一种先天性的动脉异常,病人的上肢动脉压增高,下肢的血压比上肢要低,腹主动脉、股动脉和其它的动脉的脉搏减少甚至无法触摸到。肩胛区可由侧支循环所致,从而引起血管的显著性改变,并伴随着颤抖及杂声。另外,左室肥大也是很常见的。主干血管摄影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具体分析如下:
1、肾脏病变,例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动脉狭窄。此外还有糖尿病肾病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也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病。
2、大血管的病变:例如大血管畸形等、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另外还包括糖尿病肾病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病也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3、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多见于妊娠后期,严重者应终止妊娠。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