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的病程有一定的规律,可大致分为以下几期:急性代谢紊乱期,从出现症状至临床诊断多在三个月以内,此时期有各种症状,称为急性代谢紊乱期。蜜月期治疗,两周至三个月以后,三分之二病人的症状可以逐渐消失,血糖下降,尿糖减少,胰岛功能暂时性恢复。最后糖尿病强化期,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以及青春期发育而使病情加重。
尿病的自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如下:
1、第一阶段,正常葡萄糖耐量阶段,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但血糖正常。在这个阶段,胰岛细胞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来克服组织对胰岛素的不敏感性,血糖水平暂时保持稳定。
2、第二阶段,血糖稳定机制受损阶段,包括糖耐量受损和空腹血糖受损。因为胰岛素抵抗持续,胰岛细胞无法相应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血糖开始升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第三阶段,糖尿病阶段,餐后和空腹血糖升高,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饮食规律如下:
1、尿病人应选择少油少盐的清淡食物。炒菜要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
2、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一天至少吃三餐,两餐之间的间隔应该是4-5个小时。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也应在三主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主餐中取出部分食物进行加餐,这是预防低血糖的有效措施。
3、无糖糕点也要控制。无糖蛋糕虽然不含蔗糖,但是蛋糕是淀粉做的,也会产生热量,不能随便多吃。
4、多吃粗粮。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左右。在日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尤其是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和全谷物。
糖尿病遗传规律如下:
1型糖尿病的病因受遗传因素、病毒和毒物的影响,最重要的原因是免疫破坏了胰岛B细胞的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肥胖、高热量饮食、低运动量等环境因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的高血糖。因此,1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都有遗传倾向。一般父母患有1型糖尿病的比例可达2%至4%,而父母患有二型糖尿病的比例可达80%左右。
糖尿病足是因为患有多种神经疾病,或者是多种类型的末梢血管疾病,引起的下肢炎症,溃疡,或者是深层的损伤。
老年人的男性肥胖症缺乏相应的健康知识。酗酒、不良的心理状态、角膜肥厚、足底溃疡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还存在高血压等疾病。这种一般情况下它只是局部的缺血,局部组织的坏死,感染可能不是特别严重,湿性坏疽由于厌氧菌的感染,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全身感染,病情难以控制的情况。
糖尿病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1、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即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年龄45岁以上、长期不活动、高脂血症、妊娠糖尿病史等。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2、糖尿病早期无并发症,血糖高于正常,但各种并发症检查基本正常。这个阶段的目的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糖尿病并发症阶段,就是血糖高于正常数值水平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