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淤滞状态,血液淤滞是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由于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等可使血流缓慢、淤滞,促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由各种原因所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淤积在下肢静脉,形成血栓。
静脉血栓的病因很复杂,首先是血液流动速度过慢,血液凝固能力过强,血管内膜发生改变。首先是身体虚弱,运动少,经常躺在床上,血管收缩的肌肉弹性就会降低,心脏的跳动就会变得更少,导致体循环堵塞,血液流通变得迟缓,很有可能出现静脉血栓。此外,如果血液粘稠度升高,纤维蛋白原活性升高,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升高,都会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静脉血管老化,血管壁变硬,静脉瓣萎缩,都有可能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
下肢静脉血栓的病因,大致有下列几方面:
1、血管原因:如穿刺静脉血管,置管,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因血管内皮有抗血栓的作用,容易在损伤处形成血栓;
2、血液原因:血液粘稠度升高,血液在高凝状态下,例如,易栓症的病人,因血中抗凝血因子含量较低,易凝血和血栓;
3、血流动力学的成因:若血液流动迟缓,例如外伤和偏瘫等,因肢体活动受到影响,或者卧床时间较长,静脉血液的流动速度变慢,可有血栓形成;
4、解剖学上的原因:如易在左下肢形成血栓;因左下肢静脉解剖结构易变窄,继而血栓形成。
长时间卧床或者久坐不动都有可能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形成瘀滞,由此促发静脉血栓的出现。分娩后的女性也有可能产生静脉血栓,妊娠及产后大量释放出凝血因子,其迅速参与到血液循环中导致血液呈高度凝集状态,最终形成血栓,影响了个人健康。
下肢静脉血栓造成最主要的症状是下肢肿胀和疼痛,如果一旦出现疼痛,尽早到医院来做相关检查,如血管彩超、血管造影来明确血管是否通畅。如果单纯肿胀,没有明显的血管堵塞,只要卧床抬高下肢,肿胀很快会消退。如果通过检查发现下肢肿胀是由于下肢血栓造成,一定要及早卧床休息、抬高下肢,及早给予抗凝治疗。
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包括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是临床症状,如果病人突然有一侧下肢的肿胀和痛苦,首先要考虑到下肢深静脉血栓。
第二种是可以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出血栓的位置。
第三项是“金标准”,患者需要在正规医院做逆向和顺向的血管造影术,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位置和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