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正常范围是10万-30万/ml,低于10万就是偏低。血小板数量偏低,可见于急性病毒感染,如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另外,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如消炎止痛药,某些抗精神病药等。还有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增高,生理性的原因,往往都是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炎症反应性的增高。病理性的增高,往往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比如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是机体有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疾病等。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的9次方每升。血小板减低,可见于多种疾病,比如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疾病、放化疗的损伤、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等。临床上血小板减低的危害比较多,而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其危害程度也不一样。轻度的血小板减低可能出现皮肤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导致内脏出血,比如呕血、黑便以及脑出血等,而且血小板低导致的出血,止血也比较困难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建议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戒烟酒,尽量不要吃具有肝脏损伤的药物。
血小板计数偏高考虑是由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反应性的增多常见于各种急性的感染,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等,还可见于急性的血管内溶血。
血小板数目减少的原因有:第一,先天性因素,如范可尼综合征,Alport综合症,血友病等。第二,获得性因素,可以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骨髓侵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药物性因素(包括细胞毒类药物肝素再做类,乙醇,雌激素,磺胺类,甲基多巴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幼红细胞贫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第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偏低的原因很多。过一个星期或半个月后复查一下血常规,如果持续偏低,得评估一下有没有骨髓造血系统疾病,以及有没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可以多吃带皮的花生米,服用保肝药物,降血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