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吃红药片是否有用

会员98940 已回复
腰肌劳损吃红药片是否有用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纪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骨折的微创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膝关节炎、腰椎管狭...
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出现急性损伤时,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转变为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吃红药片是否有用?腰肌劳损吃红药片的效果一般,不建议腰肌劳损者盲目使用红药片。
红药片活血祛瘀功效相对较强,对新伤伴瘀血者疗效更佳。而且腰肌劳损是一种慢性积累性损害,用红药片治疗后对减轻疼痛可能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是疗效有限。因此,基本了解腰肌劳损吃红药片是否有用后,患者应避免盲目用药。平时应注意休息、饮食和保暖。不要从事对关节不利的工作(如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及负重劳动,在寒冷季节应经常用热水袋热敷局部,促进血液循环。
有用0
相关问答

腰肌劳损的锻炼方式有拱桥式锻炼、飞燕式锻炼等。具体如下
1.前屈后伸的动作:两脚张开,与肩同宽,两手叉在腰间,前后摆动四下。
2.腰式回旋:两脚张开,与肩宽相等,双手插腰,从快到慢,从小到大,依次作8个动作。
3.拱桥练习: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呼吸均匀,双手放在身侧,膝盖弯曲,脚跟和一侧的肩膀是支撑,其余的部分从床上抬起,保持3-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
4.飞燕姿势:仰卧在床上,以腹部为支撑点,其余部分从床上升起,手背朝后,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

刘凤岐 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友谊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腰肌劳损可以通过舒缓的运动、平板支撑、小燕飞等方式进行锻炼。腰肌劳损主要是由于腰部的疲劳,或是腰部的急性损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导致肌肉的损伤、炎症,进而导致肌肉的劳损。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不要过度劳累,可以进行一些功能锻炼,比如小燕飞,病人躺在病床上,双臂和双腿伸展,一天三到四次,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功能锻炼。

刘凤岐 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友谊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腰肌劳损可以通过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减轻体重等来缓解。腰肌劳损多是由于长期的劳累、姿势不良、姿势不当导致的腰部肌肉、筋膜的慢性损伤,局部肌肉会有无菌性炎症、水肿渗出,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也有下肢放射痛等。腰肌劳损的疼痛可以通过服用消炎止痛药来缓解,比如消炎止痛药,可以选择局部的封闭治疗,也可以选择中医手法按摩、中药外敷、中药熏蒸、膏药贴敷、针刀、针灸等。轻度的患者要2-3个星期,严重的患者要2-3个月的时间来康复。具体的使用方法要根据临床情况,在医生的面诊指导下进行。

刘凤岐 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友谊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腰肌劳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腰部疼痛,有的患者可伴有活动不便等症状。
腰肌劳损主要表现为酸痛或胀痛,其疼痛的频率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如病情严重则变为持续性。疼痛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腰椎正中部,可向臀部放射。腰肌劳损在站立或扭转时疼痛加剧,休息或改变体位后疼痛通常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劳累、受风寒后可导致症状的加重。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严重者可稍有受限。由于患侧腰肌痉挛收缩,骨盆倾斜,腰部显得僵硬,起卧床会表现得比较费力。
所以对于出现腰肌劳损的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另外还可以配合天和骨通贴膏来缓解症状,它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对腰肌劳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此来改善自身的体质。

赵鸿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已帮助用户:299
擅长:运动损伤、关节损伤、足踝疾病、慢性难愈伤口及创伤骨折的诊治。

腰肌劳损,主要是长期腰部肌肉过度劳损,导致腰部肌肉乳酸等代谢产物积聚过多,难以及时分解,就会出现腰部肌肉、筋膜无菌性炎症。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部酸疼或者胀痛,部分病人为刺痛或者灼痛,寒冷刺激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不能长时间弯腰工作,腰部有压痛点,多位于骶棘肌处、髂骨嵴后部,少部分腰椎活动受限。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腰肌劳损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时,是不能够进行腰背肌的锻炼的,而是需要先放松身体,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腰部的活动,通常腰肌劳损患者的锻炼都需要在疼痛得到缓解之后方可进行,当患者进入腰肌劳损的慢性期,就可以选择做一些锻炼腰背肌的训练,例如:做飞燕式活动、游泳等锻炼运动进行全身的肌肉锻炼和恢复腰背肌功能的锻炼。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