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应该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然后放置溶栓导管进行溶栓治疗,而且在放置溶栓导管之前,可以行血栓机械抽吸术,能将血管内的血栓抽吸,更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在给予溶栓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抗凝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导致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由液体转化为血栓的过程。其发病率比较高,并且有部分病人会出现致死性的肺栓塞,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确诊和治疗就十分重要。
下肢抬高和早期卧床休息可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急性下肢肿胀病人的疼痛,与卧床休息相比,早期下床能更快地改善病人的疼痛和肿胀.深静脉血栓病人使用弹性袜子可改善疼痛和肿胀,并可以抑制血栓形成生长和减少血栓后的综合征。
如果病人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首先应该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然后放置溶栓导管进行溶栓治疗,而且在放置溶栓导管之前,可以行血栓机械抽吸术,这样能将血管内的血栓抽吸,更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病情分析: 急性期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但偶尔仍需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效 ⑴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如抬高适宜,就不需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静脉加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阻止下肢水肿发展。弹力袜使用时间:①对小腿深静脉或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一般不需用,但如踝部及小腿下部出现水肿,可用数周;②对?、股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使用不超过6周;③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先使用3个月,以后间断取除,一般不超过6月,但如水肿出现,则需继续应用。病人在早期,禁忌久站及久坐。对重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适当限制站立及坐位,并抬高患肢3个月,这样可促使下肢建立侧支静脉以减轻下肢水肿。 ⑵抗凝血疗法:这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这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 适应证:①静脉血栓形成后1月内;②静脉血栓形成后有肺栓塞可能时;③血栓取除术后。 禁忌证:①出血素质;②流产后;③亚急性心内膜炎;④溃疡病。 常用抗凝血剂有肝素和香豆素类衍化物。 肝素是一种有效抗凝剂,药效迅速,静脉注射10分钟后,就能有效地控制血液凝结力。其作用时间短,在体内迅速被破坏,大部被酶破坏,小部经肾排泄。静脉注射3~6小时后,血液凝固时间即能恢复正常。肝素水溶剂有12500μ和5000μ两种针剂,每100μ相当于1mg。一般剂量近垦素1~1.5mg/dkg/4~6h计算。给药途径可经皮下脂肪层、肌肉、或静脉注射:①深脂肪层注射:一般注射在腹壁深脂肪层,用浓的肝素溶液(100mg/dml),剂量每次按公斤体重1~1.5mg计算。每隔8~12小时注射1次;②肌肉注射:肝素剂量每次50mg,每隔6小时注射1次;③静脉注射:连续静脉滴注法和间歇静脉注射法,可每次注射50mg,每4~6小时1次。
病情分析:据你说的症状治疗应该通过手术矫正治疗配合抗消炎的药物治疗,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注意卫生。具体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血管外科就诊检查治疗,一般治疗可以使用肝素、华法林等药物治疗,使用这种药物需要住院治疗,防止出现意外。
意见建议: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