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轻微骨折至少三个月以后能彻底好。踝关节的康复包括:
1、急性期:进行冰敷、制动,运动以适度等长肌收缩为主。
2、亚急性期:受伤后2~4个星期,适当锻炼关节。
3、恢复期:可以进行高强度的运动,5-6周后进行全身运动,以保证肌肉、关节各方面的机能正常。
4、功能训练阶段:可以做一些大的运动,例如扶拐下床,扶拐杖,保护好受伤的地方。
脚踝骨折石膏外固定或者手术钢板固定以后2到3周,局部肿胀明显减轻以后可以双拐保护患肢不负重适当下地活动,一般三个月左右骨折愈合较好的时候可以逐渐负重行走。
脚踝骨折一般不可以走。
对脚踝骨折患者来说,骨折的早期决不能行走,由于骨折发生的初期,骨折断端尚不够稳定,若行走易造成骨折部位被挤压,损伤软组织被牵拉,由此导致脚踝部位出现明显胀痛,并对骨折断端较平稳者,行走过多,也易造成骨折断端移位,会引起骨折后期畸形愈合,会对踝关节稳定性造成影响,由此可引起踝关节部位创伤性关节炎,退变过早,骨性关节炎病例,因此脚踝骨折后,骨折断端尚不稳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行走,以免对骨折康复造成影响。
脚踝骨折晒太阳的好的,阳光对骨折部位的愈合是有好处的。
晒过太阳后,太阳中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会增加皮肤所合成之维生素D3。维生素D3经肝脏及肾脏激活后,会产生活性维生素D3。此活性维生素D3能促进肠道吸收钙,进而增加血液内之钙,并将其输送至骨折部位并沉积于断端,以利骨折处之愈合。还能使骨痂长得快,骨折处能早期愈合。
脚踝骨折后脚为什么肿胀,主要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的。具体内容如下:
当脚踝骨折后时,会导致骨折处附近的毛细血管出血,炎症会导致皮肤出现皮下渗出,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骨折后要及时进行制动和休息,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固定,以保证其稳定。可以通过冷敷来缓解皮肤下的出血和渗出,另外,建议患者尽快前往正规医院接受系统的治疗。